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m。。閱讀。
第二百二十八章武則天的安排
(第二更)
大唐的宰相制度是群相制,也就是一群宰相組成政事堂,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最高議事機構,位列政事堂的官員就是宰相了。這些官員可以說是大唐朝堂上最德高望重、最位高權重之人。
東臺(即原門下省)、西臺(中書省)的長官左相(侍中)、右相(中書令)是當然的宰相人選,而其他哪此官員能進政事堂,就要看皇帝對其的態度,及他們在朝中的威望了。
自李治朝開始後,除左、右相外,大多加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同東西臺三品)者為宰相。李治當皇帝以來,政事堂的宰相基本保持在七到十名左右,可以說十名是最高的人選了。這些年武則天雖然插手朝事,但政事堂人選問題依然由李治自己掌握,武則天想在裡面安插自己的人,還是有點難度的。這是她很苦惱的事,但又沒有太多辦法。政事堂諸相中,她最能信任的就是許敬宗,許敬宗一直以來是她的鐵桿,其他一些大多保持中立,但也有幾個是反對武則天干政的。只不過李治默許甚至明言同意武則天代為處理朝事,反對的大臣向李治進諫無效後,也只能罷休。位列政事堂的都不是一般人物,他們知道以國事為重,只要武則天沒做出有違祖制的事,也大多不會反對。
政事堂諸相雖然不會時常和她頂牛,但裡面大多不是她信任的人,這是武則天很不滿意的事,一直以來她都想往裡面安插自己的人。
許敬宗辭職,司元太常伯、檢校左相竇玄德及金紫光祿大夫劉祥道病逝,武則天趁機對政事堂眾宰相來了個比較大的調整。不過武則天也不敢做非常大的調整,不可能將裡面所有宰相都換成自己的親信。那樣會出大事,朝堂上出大動盪的。深知心急吃不了熱粥的她對做這樣的事非常有經驗,知道如此大的事要慢慢來,循序漸進而為,才能最終達到自己的願望。
許敬宗的辭呈獲得批准後,朝廷下發詔令,補授一些官員入政事堂,參知朝事。以司戎太常伯(兵部尚書)姜恪兼檢校左相,右衛大將軍蘇定方守左相,司平太常伯(工部尚書)閻立本守右相。以劉仁軌為右相。西臺侍郎(中書侍郎)李敬玄、戴至德,正諫大夫兼東臺侍郎(黃門侍郎)李安期、東臺侍郎郝處俊,東臺舍人張文瓘、司列少常伯(吏部侍郎)兼正諫大夫趙仁本並同東西臺三品。
正事堂的宰相達到了十人,這十人當中,有幾個是強力反對武則天干政的。如戴至德等人。戴至德是貞觀名臣戴胄之中,戴胄在朝中極有威望。戴至德才學也非常不錯。當然這時代的官二代大多都是非常出色的。戴至德以其卓著的才學和幾乎無可挑剔的品性,獲得了皇帝李治的認可和讚賞,官至西臺侍郎,並在早幾年就被授以同東西臺三品之銜,位於政事堂,此事武則天並沒將其剔除。依然讓他位列宰相位。除了戴至德,劉仁軌、李安期、張文瓘也是比較強硬反對武則天干政的人。劉仁軌在被召回長安後,就被授以檢校右相職,位於政事堂。但這次武則天依然讓他們呆在政事堂,並且補進李安期、張文瓘兩位不支援她掌權、但名聲非常不錯的人入政事堂,也是為了向世人展現她的胸襟,她用人只看才學、品性,而不計較與她之間的恩怨。
不過另外兩個人,那就是李敬玄和趙仁本就是武則天這次一定要安插進去的人,李敬玄是武則天的另一個鐵桿,可以說是武則天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其又與劉仁軌有恩怨;趙仁本雖然不是武則天一手提拔的,但其對武則天表示了公開的支援,這是獲得重用的一個原因。
姜恪、閻立本在朝中聲望非常高,他們只是一心朝事,對武則天不支援也不反對,這次依然位列政事堂,沒出乎任何人的意外。
最讓人意外的就是蘇定方這位大唐的無敵戰將被授以檢校左相職,位列政事堂。
蘇定方這麼多年以後,其戰功雖然被世人認可並敬仰,但他在政治上可以算是一個小白,早年因與李義府過往甚密而被武則天不喜,因其性子耿直,朝中許多大臣對他也不太喜歡。這次能入選政事堂,可以說全是陳易在武則天面前常為他說項之故。沒有陳易與他的親密過往,沒有陳易在武則天面前經常為他說好話,稱讚他的戰功,武則天是不可能重用他的。
但誰也知道,這只是對其戰功的一個認可,年事已高,身體有恙的蘇定方肯定不會過多地插手朝事,這只是一個象徵性的表示。
許敬宗被授以高陽郡公爵,回家頤養天年了!
政事堂人事變動的結果,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