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為李治治療去,並且還要再和武則天商量事兒,聽候一些吩咐。武則天的一生中已經不是第一次遭遇這樣重大,非常有危險性的事了,每一次她都是逢凶化吉,甚至在大難將臨之際,神奇地將危險化為機遇,危機等於危險加機遇,這個解釋在武則天身上得到了完全的詮釋。
在聽了陳易的建議,又召集了其他親信大臣商量了一番後,武則天最終摒棄了其他建議,採取陳易所提之策,讓李治變得稍微清醒起來。
在中午時分陳易向武則天提議後,他就已經為李治去治療了,晚上去是為李治再作治療,也就是喂服能解以前李治所服藥毒性的一種藥物。
李治現在的病是因為藥物的關係而導致的,風寒只是個輔助因素。有毒藥很多時候就有解藥,以另外相剋的藥物消除這種有毒藥物的影響,解除一部分症狀,那是肯定能做到的。在寧青研製任何一種藥物之前,都有相應緩解甚至是能治癒的藥物研究出來,要是李治在剛服用那些致毒的藥物不久,就服用解毒的藥,那是基本能康復了。只不過現在離中毒太久了,即使用上大劑量的解毒藥,也是不可能讓李治完全康復的,這一點陳易已經向武則天講明瞭。
“子應,陛下真的能恢復如你說的那樣情況嗎?”為李治做完治療出來,回到仙居殿的時候,武則天忍不住就問了這句話。
關鍵時候說話是不能讓任何不相干的人聽到的,在陳易隨著武則天進殿後,所有宮人都被屏退了。看到武則天說話間一副擔心的神色,陳易走近她的身邊,輕輕地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娘娘,你不要太擔心,只要不出意外,應該能出現我們意料中的情況,甚至會更好,陛下的改變明天就能看到了,到了明日。娘娘看到陛下的情況就知道臣所言是不是真的了!”
看到陳易說的挺自信,武則天稍稍鬆了口氣,也不再問詢這個問題,只是有點害怕地說道:“子應,並不是本宮不信任你。只是這件事過於重大,不能有任何差錯。不然還是要想其他辦法。你這樣說。本宮也放心了!如今事兒處於微妙期,你也不要太常呆在宮中,先回去吧,明白一早再進宮來替陛下治療。這幾天晚上,本宮也陪伴在陛下身邊,要是明天陛下的身體情況有變化。那本宮也會讓人先將陛下身體有望康復的訊息傳出去,再過兩天,就可以以此理由回駁那些逼宮的大臣了!”
說到“逼宮”兩個字時候,武則天有點咬牙切齒的樣子。足見其對這些逼迫她做出決定,將皇位傳於太子李顯的大臣們的厭惡。
陳易也沒再說什麼,答應了聲後就直接出宮回府了。回到府中後,陳易也吩咐下去,這段時間,他任何人都不見,不接待來訪。即使如狄仁傑、張柬之等親信人物,他也不見,他要保持鎮定,不讓人覺得有任何慌亂的樣子,這種姿態,可以讓他在這次事件中有所收穫。當然陳易也是想看看這些他舉薦的歷史名人在這樣大的事件面前會有什麼表現,從中得出自己的評判!
陳易的吩咐不只讓府中管事的人不解,也讓來尋陳易討個主意的狄仁傑等人不明所以,悶悶地回去。
這些天,陳易除了不接待任何人的來訪外,也不去拜訪其他人,只是每天一早進宮,秘密地替李治施藥治療。施了特種藥的第二天,李治的情況有了變化,如預計中的那樣,李治能長時間睜開眼睛,看著邊上人了,而且情況一天比一天好,連續四天的解毒藥物治療下來,李治的身體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原本他只是能睜睜眼睛,翻翻身,但幾天後,能倚著靠墊之類的軟物而坐,嘴巴里嗯嗯啊啊能發出一些聲音。
當然這情況除了陳易和武則天知道是因何原因而起外,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這幾年來,李治每天都服藥,再多加一些藥沒有人知道,即使是守候在李治身邊的人也是。這些年,李治所呆的金鑾殿內侍候的全都換上了武則天親自挑選的人,這些人是她精心挑選出來的,一有懷疑就馬上換掉,忠誠度可以說沒得說,有這樣的人守護在李治身邊,李治身體情況外人沒辦法知道,這些武則天親自挑選的人,沒有人敢對外透露哪怕是半句,除非他們不想活了。
………
戴至德、張文瓘、郝處俊、李義琰等幾位宰相級的大臣聯同其他許多大臣在朝會上向坐朝的武則天遞交了希望立太子李顯為皇,尊李治為太上皇的事發生後,這些聯名上奏的大臣並未閒著,他們時常聚在一起商量接下來的舉措。武則天駁回此奏要如何處置,要是武則天被迫同意了又該怎麼辦。這些人在隨後日子裡也輪流進宮求見,要求當面向武則天呈請情況,但武則天都不見,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