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笑話,也不要責怪!”心裡的牢sāo只能收著,還要做作謙虛,陪著笑說話,我容易嗎?陳易心裡打著嘀咕!不過他知道,李勣肯定會他說動,對比例尺及沙盤感興趣了。這位老將感興趣,那說明這些東西用於軍中就不會遠了。
雖然說地圖的比例尺及沙盤這兩樣東西並不是什麼新鮮之物,但時人沒有采用,那就是新事物,能用新事物給大唐軍隊帶來一定程度的改良,那就是好事。陳易希望,他的獻寶能讓大唐軍隊的戰力得到一定提升,當然這只是第一步,以後他還有更多的技術及提議提出來!
李勣怔怔地看了一會陳易,眼中有讚賞之sè起來,再拍拍陳易的肩膀,“好小子,頭腦不簡單,沒上過戰場,就知道什麼東西能用於軍中,能從主將領角度考慮問題,不簡單!好了,你今rì所提之物老夫記在心裡,哪天再讓相關人員再找你詳說,今rì你就委屈一下,以老夫所提供之簡陋地圖,講述一下遼東的情況,即將到來的高麗戰事的論述!”
“那好吧!英國公這般要求。小子也不敢推託。那就在英國公和兩位李小郎君面前再獻個醜吧!”陳易自然答應。
陳易手中滿是泥沙,李敬猷很殷勤地跑出去,親自端來水,讓陳易洗乾淨了手。對李勣這位懂事,會體貼人的小孫子,陳易馬上有了好感。
“英國公,如今營州一帶在我大唐軍隊的控制中。營州以遠,就是在高麗人掌握之下,東有遼水,還有泥淖地,大軍要從遼東方向攻擊,難度是最大的。也最不容易快速取得戰果的!”陳易也沒客套,直接就把他新近想到的一些觀點講了出來,“因此小子覺得,應當加大從水路及熊津方向攻擊的力量,並要這兩路人馬以他們能達到的最快速度推進,讓高麗人措手不及,首尾不能相顧!”
蓋牟、玄菟、遼東、白巖不是全被我大唐軍隊攻佔過嗎?李世民親征時候就曾將這些城佔為已有,但後來怎麼就放棄了。重新讓高麗人佔領?對於這樣的情況。陳易是很不理解。這些曾經攻佔的城池放棄,下次再對高麗發動戰事。又要費勁攻打一番,真是閒著沒事幹呢!
李勣不置事否,眼睛隨著陳易的手勢在地圖上移動,見此,陳易只得繼續講述,“英國公,要是我記的不錯的話,當年刑國公蘇大將軍率軍滅百濟時候,十三萬大軍都是從海路進的,從這一點上足見我大唐水師戰力的厲害!因此小子覺得此戰也應該注重水師,打高麗人一個措手不及!”
歷史記載中是這樣,顯慶五年,時任左武衛大將軍的蘇定方,率十三萬大軍從山東成山渡海,橫跨渤海、黃海,在百濟熊津江即後世韓國的錦江口登陸,十幾天就攻佔了百濟都城泗沘。著名的白江村戰役就發生在這次戰役中,只不過在大唐諸將眼中,與倭人這次不對稱的戰役,勝的實在太輕鬆,並沒大書特書,史書上也只幾十字的簡略提起!
從這次戰事的描寫中陳易能看的出來,現在大唐水師的戰力不是一般的強,十三萬人馬加上馬匹裝備,全部從海路行進,在熊津江登陸,即使他穿越前所處的後世,解放軍海軍要將十三萬人馬及裝備運送到韓國,在韓國哪個海岸登陸,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很難做到。現在,唐朝時候,只依靠木船桅杆,就將十三萬人馬和裝備運送過去,非常讓人吃驚,有點不可想象的!
不過這次戰役的情況是陳易在後世時候看歷史書時知道的,真實的情況會不會如此,史學家有沒誇大其辭他是不知道的,但他知道,面前這位目前來說大唐最著名的戰將肯定完全瞭解那次戰役的情況,他想求證一樣,並順便以這件事說明要側重海路攻擊。
見陳易提起這次戰役,李勣臉上露出點不自然的神sè,不過馬上就隱了,以一副嚴肅的神sè糾正,“不是十三萬,是十五萬人馬!當年蘇公定方率十五萬人馬從海陸趨百濟,輕鬆攻取熊津江,並在十幾天內就佔領泗沘城,此戰的輝煌,讓所有人都驚異!蘇公定方先後平定西突厥、蔥嶺,皆生俘其主,放眼我大唐朝中,戰績如此輝煌者,絕無僅有!”
說這話時候李勣心裡還是有點不服氣的,同樣作為一代戰神李靖的弟子,他和蘇定方之間關係並不算太好,應該算是相互妒嫉的原因吧!李靖的戰績是讓所有將領都膜拜的,而李勣同樣為自己所取得的戰績沾沾自喜,但與蘇定方比起來,李勣的戰績並沒太多出sè之處,蘇定方滅三國,並擒三國主,這戰績任何人都趕不上。前些年蘇定方在青海與吐蕃人對陣取得的戰績同樣輝煌,以極其劣勢的兵力,打的吐蕃人找不到北。最輝煌的戰事就發生在顯慶四年,蘇定方以一千多人的兵力伏擊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