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第130章 事態嚴重

這種討論對策的應急會議,級別很混亂。出席這個會議級別最高的是副總統諸葛凌峰,最低階別的是駐防聆洲市的防空導彈營的監控值班軍官,陳非少尉。林聞方是作為資訊科技顧問被邀請與會,韓岑也在會議上有一席之地。

會議是從一系列簡報開始的:

防空導彈部隊一直都是由技術軍官負責值更。漢京周圍的數個防空導演營、團建制的火控雷達等等電子裝置都是全天候開機。為了避免電子元器件過熱,也避免敵人掌握雷達的位置、觀察死角等資料,目前採用的都是四個雷達組輪流開機,不時變換地點的方式。陳非作為第一個發現異常情況的軍官,可以說也不是太匪夷所思。他原本就對電子技術、電子對抗等方面有著深入研究,加上那天值更的時候,他為了熟悉操作,不斷在變換雷達頻率,記錄不同頻率上同樣物體的反應。這種操作在聯邦軍的作戰條例裡是允許的。可是,當天晚上,陳非卻監控到了一組很有規律的,混雜在大量無意義的電波中的訊號,大約每5到6秒出現一次,每次出現約半秒鐘。訊號很穩定,持續時間很長。這讓陳非有點納悶,城市附近的微波輻射的確是個大問題,但也沒有詭異成這樣的啊。而且訊號強度完全不像是民用裝置。

當時,陳非就將情況上報了。在花了20分鐘趕到雷達站審閱了陳非的記錄之後,導彈營營長立刻就準備上報這條資訊,可就在這個時候,聆洲市發生了大面積斷電的事故。在事故發生前後,已經提高了警惕的導彈營,監控到了強烈而且密集的有規律訊號。

結合之前之後各個城市發生的事情,軍方的技術團隊認為那是敵人有組織的技術破壞手段,然後,彙集了各部門技術精英的對策團隊被建立了起來。

林聞方聽著覺得有點彆扭。這個團隊組建起來應該在他來到漢京之前,也就是說,他在和韓岑進行對抗的時候,實際上這個團隊已經存在了。

和林聞方坐在一起的韓岑皺著眉頭,望向了林聞方,兩人面面相覷的一瞬間,都有些恍然:對方不知道這事情。

涉及到的部門多了,大家的領導都有各自想法,互相之間獨立運作的部門,的確也沒那麼容易知道情況。可現在召開這個會議,將原先不知情的林聞方、韓岑都找來了,顯然是碰到了大麻煩。

陳非大致講完之後。一個30歲不到,穿著二級警監製服的年輕人站了起來,他有些羞愧懊惱地說:“我是公安部網路監察局資訊科科長洛風眠。在陳非少尉提交報告之後,進行進一步監察控制工作的團隊由我領導。團隊包括公安部的幾個團隊抽調出來的精兵強將,情報局和軍方情報部門的一些技術人員,總共有14人。我們透過分析各種可能的資料痕跡,得出了一個大致的資料路線圖。雖然還不知道敵人到底是誰,到底是以什麼手段實現這種攻擊,但我們分析,對方是想要透過一系列不引人注意的破壞,達到使得我國的電網負荷失衡,造成行省乃至於全國範圍的大面積停電。這樣的停電,對於軍民兩個系統,都有著巨大的破壞,造成的各種裝置損壞更是難以計數。之前針對城市的那些攻擊,我們初步判斷,是對方在驗證自己的技術手段。”

洛風眠這麼一說,全場大譁。如果這些能夠讓城市裡的一整片區域斷電的手段,僅僅只是對方在驗證技術,那這就太可怕了。光是這些天陸陸續續的斷電,已經給聯邦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民用電還好,損壞些家用電器什麼的沒什麼大不了。但一些工廠的流水線一旦停止下來,重新啟動就是很大的麻煩,能耗成本和器械損耗成本非常高昂。幾家重要的軍工廠雖然有自己的應急用電系統,但也就是保證了能夠穩健而緩慢地停下流水線作業,沒有釀成事故而已。雖然對前線的物資供給還沒造成不利影響,但如果不能即時解決問題,還是很不讓人放心。

諸葛凌峰敲了敲桌子,讓大家安靜下來,坦率地問道:“你們採取了什麼對策沒有?”

“有,”洛風眠嘆了口氣說:“根據對敵人的電子痕跡的探測。我們初步判定對方的下一個目標是西野市。工業城市,電力樞紐……各方面的情況都符合對方一直以來襲擊的特點。我們對西野市進行了持續幾天的全方位檢測,到處打補丁。不過,由於時間比較倉促,補丁並沒有全都打完……當然,我們事後才發現,哪怕補丁打完了,恐怕也無濟於事。”

洛風眠無辜地望向在一邊雙手環抱著,一副深思樣子的公安部部長封長青。

封長青微微點了點頭。洛風池將一個畫面投影在會議室的大螢幕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