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部分

克、衛士火箭炮這些東西,他們卻找到一種熟悉感,這些東西很像他們正在研究或正在設計中的東西,沒想到這裡就見到成品了,相當驚訝。而對於微處理器的技術,他們就十分驚歎了,這絕對是國內弱項中的弱項!七十年代,正是國際上半導體大發展的時期,而七十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我們卻在*,把許多事情都耽誤了!這個時候,中央正準備派王選教授等年輕科學家(當時四十多歲,確實算是年輕)出國考察,此時看到這種技術,那還考察什麼?比他們領先三十年的技術,我們幹嘛還要學他們的?

此時,劉雲又回憶起以前他的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那些“閒話”,說到當時出國考察的國內學者在國外的遭遇,我們的人想要看看美國人的生產車間,但被他們擋在門外,那些美國人甚至不讓中國人看看他們的成品,反而派人來陪中國學者逛街!最後,這些學者只在國外得知了一些概念,就黯然回國,一切東西還得我們自己從頭開始。同時,國內的計算機產業在起步和發展的時候,受到國外的許多誤導,走過許多彎路,到最後處理器的設計上稍微趕上來了一點,但製造方面還是差了很遠。在劉雲所處的那個時代,半導體方面基本是趕不上世界先進水平了,只能期待下一代計算機了。

劉雲還沉浸在回憶之中,忽然一位他不認識的科學家問道:“這些微處理器,確實很先進,但我們的製造工藝恐怕趕不上啊。”

劉雲還未答話,黃昆便斥責道:“埋怨什麼?有了這些資料,有了發展方向和設計原理還不夠嗎?製造工藝不夠,那我們就想辦法做到為止!就算我們暫時沒法制造這裡面最高階的處理器,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開始,一步一步來,怕什麼?!”

此時,劉雲心裡一陣感動,這就是老一輩的科學家啊,他們當初不畏艱辛,從頭開始建設起中國的科研體系,對國家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他們是最可敬的人。而他自己,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拿到系統資料庫裡的東西,只是稍微改進一下,並沒有太多的原創,看來這方面還要多加努力。此時,黃昆老先生已經罵完了,劉雲便道:“其實,關於製造裝置的資料我們也有,這些裝置都是我們當初親手製作過的,嗯,量產的生產線的相關資料也有,各位不用擔心。”此時,他又開啟相關資料夾,又引起一陣驚歎聲。

此後,中央立即組織一群科學家,組成一個攻關小組,全力消化這些資料,當然,這些工作都是極度機密的。根據劉雲的建議,最好首先開始做那些民用的東西,例如計算機,而且不能一蹴而就,要一點一點的升級。不是說這些科學家沒法一下子理解那裡面最先進的技術,而是先進的技術也不能一下子放出來,就像計算機一樣,一代一代地升級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先開始民用的工作,同時也能促進經濟發展,等效益上來了,就有錢搞更先進的東西,軍事科技的研究也能加大投入,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劉雲給出這些資料,同時還在工作組裡呆了一個月,許多科學家都對劉雲和梅青的“淵博”知識十分佩服,這讓兩人汗顏得很,他們首先具有“未來”的優勢,然後又有十分強大的心神,千萬倍於常人的學習能力,做到這點實際上不足為奇,但這些讚譽他們就有點慚愧了,受之不起啊。

此時,系統已經在催促他們回去了,於是,他們留下了整支第七艦隊,還有戰列艦、99式坦克,05式火炮等一系列裝備的樣品,至於戰列艦,有價值的只有火箭炮和發動機而已,其他的並不重要。至於大部分的裝備,由於是從基地裡召喚來的,所以還是搬回去為好。

劉雲和梅青點下“確定”按鈕後,一道紅光閃過,瞬間就將他們帶回了原來的時空,1646年1月,此時已經過了三個月,他們終於又回來了。

***********************************************

求收藏啊!如果覺得本書還行,請輕點滑鼠,將本書收藏。

第二十三章 包圍網破裂

一道紅光閃過,劉雲和梅青,一級大批的部隊、裝備,便回到了原來的時空。白萬松和朱小妍正在北京城,此時看見劉雲和梅青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被嚇了一跳,隨即高興得跳了起來。

白萬松見到劉雲,立即邀功道:“老大你看,現在我們獲得了新裝備生產許可證,就是這些坦克、火炮什麼的都可以大規模生產、組裝,不用打擦邊球了,只是還不能在戰場上應用而已。自從上次你抱怨裝備不足之後,我們把產能又擴大了一倍……”

劉雲笑罵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