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另外,政|府也在號召農民進城務工,現在正是實業大發展的好時機,正是鄉下人變成生活舒適的城裡人的好機會。總之,不想當泥腿子就進城吧,大把工作機會等著你們。
梅青看著劉雲起草的這個政|府倡議書,嗔道:“你又在忽悠人了,看看你寫的,就不像政府應有的嚴肅態度,倒像賣假藥的江湖騙子!”
劉雲笑道:“這怎麼說是忽悠呢?這明明是調節土地分配、促進城市化的政策嘛!現在確實是實業興起的時候,企業缺少大量的工人,正好讓農民進城變成工人,這樣農村的土地矛盾緩和了,城裡缺乏勞動力的矛盾也緩和了,這是雙贏嘛!不過,要使經濟快速健康發展,還需要一項非(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常重要的東西——貨幣!”
第四十一章 發行貨幣
確實,現在中國經濟缺的就是貨幣(注意,這裡說的是平行時空裡的中國,不是當今中國,當今中國已經通貨膨脹了),中國現在還是以白銀為貨幣,到現在資金流動越來越多,貨幣就越來越緊缺了,中國的白銀也就那麼點,十八世紀的時候中國確實有很多白銀,但那麼點白銀也只是農業社會的成果,後來鴉片輸入中國,中國流失了無數白銀,再後來鴉片戰爭,從此中國不斷割地賠款,還被搶劫,市場被外國企業傾銷,關稅也大量流入他國口袋,這樣中國的白銀就越來越少,黃金也是一樣。以致歷史上民國時期,一個軍閥若是有了幾百萬銀元,那就是有錢了,可見當時中國財富的匱乏。而現在,中國避免了鉅額的甲午賠款,同時也驅逐了外國勢力,黃金白銀的流失停止了,但這麼點貨幣實在沒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所以劉雲需要開辦銀行,發行紙幣。
另外,工業若要發展,不能僅僅靠投資和建設,更要提高人民的購買力,而現在中國的工業產品增多,農民收入卻沒有多少變化,工人的收入也沒有提高多少,至於有錢人,他們的購買力佔的比例是較小的,所以,市場大,購買力卻不足的情況越加凸顯出來。所以,劉雲需要發行紙幣,然後透過國家投資等各種方式花掉這些紙幣,紙幣到了人民手裡,才轉化為購買力,這樣才能促進經濟發展。
當然,發行紙幣不能像西方那樣搞那種以國家債務為基礎的“法幣”,也不能搞那種以國家信用為基礎強行發行的紙幣,因為時機還遠未成熟,現在人們都用白花花的銀子呢,你卻硬要說這張紙和銀子一樣值錢,人們能接受嗎?所以,劉雲準備搞銀本位,發行“銀元券”,可以直接到銀行裡兌換成白銀,足價保值。保值麼?這就要看有沒有通貨膨脹了。雖然現在國際上都搞金本位,但現在各國都對中國封鎖,所以中國搞銀本位也沒關係,以後中國牛逼了,世界各國還不得跟著中國走?
於是,劉雲又成立了“中國央行”和“中國銀行”,前者是國家的中央銀行,用來發行貨幣,後者則是商業銀行,吸納存款,發放貸款,賺取貸款利息,比較簡單的金融業務,咱不搞那些騙錢的期貨、權證、金融衍生品。至於銀行的其他功能,以後可能用來發放工資、收稅等等,但決不能搞那些欺騙大多數人錢財的東西,例如拿去炒股的基金。
對於新貨幣——銀元券的發行,劉雲給央行提供了一億兩白銀作為儲備,然後準備發行二億兩的銀元券,必須這樣子,必須多發行一些,否則哪有賺頭?不過,這些紙幣必須徐徐投入市場,而且必須實行嚴格的銀本位制度,銀元券要能兌換出真實的白銀,否則人們不信這玩意兒。所以,發行步驟是這樣的:央行印發二億兩的銀元券,然後拿一億兩出來作為投資,成立中國銀行,央行是股東,而央行的所有者是中央政|府,現在實際所有者當然是劉雲,所以中國銀行的所有者還是國家。最後,政|府讓報紙、廣播電臺等媒體宣傳新貨幣制度,並宣稱白銀和銀元券一齊通用,沒有任何阻礙,另外還多多宣傳紙幣便於攜帶、沒有火耗等好處,然後中國銀行就開始存貸款業務以及銀元兌換業務,貸款出去的是銀元券,如果你不喜(霸氣書庫…提供下載)歡,也可以去兌換成白銀,總之這樣保證了銀元券有足值的購買力。
果然,這種新貨幣一發行,確實沒有遇到什麼阻礙,因為中國古代就有了紙幣,清朝之時銀票就到處流行,韋小寶就喜(霸氣書庫…提供下載)歡到處給人塞銀票,收買人心,不過他更喜(霸氣書庫…提供下載)歡從別人那裡撈錢。如今政|府宣稱央行有準備金一億兩,現在哪個錢莊擁有這麼雄厚的財力?所以銀元券一發行,立刻暢通無阻,人們紛紛把銀子拿出來,兌換成銀元券,當然也不會全部拿出來,只需紙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