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個開始,美國人吃了甜頭之後,二戰後期,美國人又搶奪了數千名德國科學家。由此,奠定了美國在世界科學發展上的頭把交椅地位,一直到姬慶那個時代。
姬慶自然不會給對手任何成長的機會,所以這些科學家們就是他的目標,爭取全弄到東三省來,不惜手段。
為此,東三省他也要建設好,至少得有個安定、相對不錯的環境。其它的試驗裝置,助手之類,對於姬慶來說都不是問題。他要看看,在他的力量下,這些科學家集合在一起,到底能夠產生怎樣的成果。
去巴西、南非、澳大利亞等國的潛伏者,主要的工作就是購買現在還沒有被發現的存在礦藏資源的地面了。
姬慶那個時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陸最大的採礦業公司,被譽為巴西“皇冠上的寶石”和“亞馬遜地區的引擎”。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和力拓、必和必拓為礦藏三巨頭。左右全世界的鐵礦石價格,影響著上下游企業單位的發展神經。
卡拉加斯礦區,則是淡水河谷公司的心臟,最為重要的鐵礦石產地。不過,現在還沒有被發現,而是隱藏在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之下。
這個時期的巴西,雖然早就獨立了,但是依然受困於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衝擊,同樣是商品傾銷市場。買塊地,還是他們眼裡不毛之地的熱帶雨林,只要給錢,根本不成問題。
不過由於不能只買那一塊兒,否則誰都知道里面有問題。所以,花了一大筆錢,買了很大很大很大的一片熱帶雨林。反正日後雨林的價值也是不菲的,買來也不會賠本,就算長期投資好了。日後這些地區,面上的經營也只會是木料方面的生產,以及水產、水果方面的產地。
此外,還買了很多礦藏地面,都是沒有發現的,對外同樣是簡單的產業掩護。
至於開採,只需要秘密進行就可以了,以姬慶現在的技術,完全可以做到不破壞熱帶雨林,在地面以下開採。當然,挖空之後,裡面會是一個不小的空間,以後如何利用,到時候再說。
這個時空,澳大利亞對自己擁有的一大寶藏渾然不知,所有專家、學者、澳大利亞政府都確信國家的鐵礦儲量不超過2。5億噸,因此在1938年強令禁止出口鐵礦石,實施了22年。可是在姬慶那個時代,探明的澳大利亞鐵礦總儲量約為350億噸,90%的儲量集中在西澳大利亞的pilbara地區。2008…2009年度,整個國家的鐵礦石產量達到3。23億噸,其中約有97%的鐵礦石產自pilbara的hamersley盆地。
現在,pilbara地區的巨大礦藏還沒有被發現,不過那裡現在是hancock也就是未來鐵礦發現者的牧場,周圍還有幾個同樣的牧場。所以,當務之急是買下來。
牧場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的,尤其是面對更好生活的時候。於是,這片蘊含巨大價值的地皮,以極低的價格落到了潛伏者的手裡。
因為是露天礦,所以不久後這裡就安放了遮蔽裝置,籠罩了所有的礦區'手機txt小說下載網'接下里,又是一系列的買入,因為都是沒有被發現的礦藏,自然是一切順利。
文中的淡水河谷公司、力拓、必和必拓礦藏三巨頭,在姬慶那個時空,對於國內礦石進口可是百般刁難。
一方面是近乎壟斷的利益,一方面也有著日本人在作祟,他們三家都有日本人的股份,而且還非常多。中日兩國本來就是競爭關係,石油資源是一方面,鐵礦石就第二戰場了。可惜,國內都敗了。
這個時代,這些資源姬慶不會留給他人,一點兒都不行。亞洲之外的礦藏,他要竭盡所能的挖,但是,這些估計也不夠他完成飛船的。
簡單算一下,就知道造飛船是一件多麼蛋疼的事情了。
一立方米的鐵大概是7。8噸,那麼一立方公里的超級鐵塊就是10億x7。8噸,也就是78億噸。
姬慶想要造的飛船,是一百公里長寬的正四邊形,高三十公里。如果是純鐵塊的話,那麼需要78億x10000x30,也就是2340萬億噸。
即使真正需要的是五分之一,那也是468萬億噸,多麼蛋疼的數字啊!!!!!!(有沒有算錯?大家指出來!)
當然,這裡最後的數字只會是合金的重量,不能再少了,否則雖然能夠建成高達裡面殖民衛星的形態,空間面積都很大,但是強度不夠,不符合戰艦的要求。
在看看世界鐵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