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新開來的商務車,快速離去。
拿起名片,打量了一眼“天津馬氏集團經理,馬特爾!”不禁笑著說道“馬氏集團,有點意思……”
教堂的歷史(1)
見警察來了,我也沒有過多停留,趕忙打了一輛計程車“師傅,送我去有賣狗不理包子的地方!”
“好嘞,這就到!”司機腳下油門猛踩,載著我們離開了教堂……
美美的吃了一頓包子,再次回到獅子林已是下午4點多,想到晚上還要去教堂,於是便就近在那家《獅林佳》賓館,開了個房間,休息一會。
可當我剛躺下的時候,趴在窗臺的小寶突然大喊道“那個帶眼鏡的男孩出現了!”
“什麼!”我驚呼道,坐起身子,跑到窗戶旁,往樓下看去,果然那個四眼男孩,身上揹著挎包,手裡捧著書,邊走邊看,一副好學生的樣子,心想“得叫他上來,瞭解一下這座教堂的歷史!”於是大喊道“服務員!”
“先生,你好,請問需要什麼服務嗎?”女服務員走進房間,問道。
“快去把樓下那名帶眼鏡的男孩,給我帶上來!”我焦急的說道。
“不好意思,我們這裡沒有這項服務……”女服務員解釋完,便要離開。
我順手從褲兜裡掏出一張五十塊錢,扔給了她“這回有這項服務嗎?”
“有,有的,我馬上去!”女服務員撿起錢,樂呵呵的跑出屋子……
小黑隨即跳上窗臺問道“你怎麼自己不下去?”
“我要是露面的話,男孩肯定不會上來的……”說話間,我退回到床上,悠閒的躺在上面,哼哼起小曲……
片刻過後,四眼男孩終於走進了我的房間,見到床上躺著的人是我,二話不說,扭頭就走,我連忙喊住了他“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有些事情我想請教一下你!”
“不好意思,我跟你沒什麼可說的!”說著,便執意往外走去。
我早就有所準備,大喊一聲“服務員,關門!”緊接著就聽見房門“砰!”的一聲關上了,於是我站起身子,說道“我就想了解一下這座教堂的歷史……你不會不給面子吧!”
四眼男孩也是一個識時務者,見到門關上了,轉回身說道“既然你這麼想知道,告訴你也無妨,省得你老想打教堂的主意!”說著,他走回房間,坐在床對面的椅子上,緩緩道來……
教堂的歷史(2)
這座教堂名叫望海樓教堂,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遺址。這裡原有一座望海樓,建於清代康熙年間,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時遊玩的地方。這一帶車船交匯,商販雲集,是水陸交通的要道。望海樓的旁邊,還有香火旺盛的崇禧觀、望海寺等廟宇。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等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使法國獲了在中國“各省租買地”和“建造自便”的“權利”。
1862年,法國攫取了望海樓一帶方圓15畝地方的“永租權”。
1896年12月,法國傳教士謝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觀,在原來地基上蓋起一座規模可觀的天主教堂。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呈長方形,前邊有3個鐘樓,彷彿3個筆筒。法國傳教士給這座教堂取名為“聖母勝利之後堂”,並將此名用法文刻在教堂鐘樓正面的大理石上。當地人稱這座教堂為“望海樓教堂”。
1870年夏,與望海樓教堂僅有一河之隔的仁慈堂三、四十名兒童,由於法國傳教士和修女的虐待,再加上流行瘟疫,被折磨而死。隨後,這些兒童的屍體被胡亂地埋在荒野裡,不少屍體露出地面,遭到野狗爭食,四肢離散,慘不忍睹。當時,天津又發生幾起拐騙兒童事件,罪犯被抓獲後,都供認受望海樓教堂教民的指使。於是,天津人民對侵略者鬱積已久的仇恨,終於瀑發了,書院開始停課,士紳紛紛集會,反洋教的揭貼很快貼滿大街小巷。
6月21日,數千群眾在望海樓教堂前示威。一貫無視中國人民的法國領事豐大業,帶著秘書西蒙,氣勢洶洶地闖入通商衙門,見到三口通商大巨崇厚就破口大罵,鳴槍進行恐嚇,將屋內陳設砸得粉碎。歸途中,豐大業大舉槍向天津知縣劉傑射擊,劉傑一閃身,子彈擊傷了身旁的隨從。西蒙也在一旁鳴槍恐嚇群眾。在場的群眾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當場打死了民憤極大的豐大業和西蒙。緊接著,又鳴鑼聚眾湧向望海樓教堂,打死了謝福音和其他二十多名教士、修女等,放火焚燒了望海樓教堂和法國領事館、仁慈堂。這就“天津教案”爆發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