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不丁點的小碗吃飯,一直都笑話那是喂鳥呢。可結果到了現在,以熊偉的這個頭體重,吃飯用的卻也是當年曾經嘲笑過的鳥碗,無他,全是因為副食的質量和數量跟上了,尤其是肉蛋的大量攝入直接導致對主食的需求減少。
這個道理也可以反推,一旦沒了副食,對主食的需求可想而知。
關於一個人在沒有主食的情況下要吃多少主食,熊偉至今還有個印象,那是他小的時候經常聽父親講的親身經歷。當年熊樹林年輕的時候下鄉,平時米麵不可能完整供應,不夠的那份要吃棒子麵和山芋之類的,尤其是山芋最多,蒸山芋、煮山芋、烤山芋、山芋粥、山芋飯,吃的和熊樹林一起下鄉的那些大小夥子直竄稀,大便都沒有完整形狀!好不容易捱到村裡挑河,饅頭放開供應,只要你不帶走那就敞開了吃!於是奇蹟發生了,有人直接吃了一扁擔饅頭!
“小扁擔,三尺三。”那是歌詞,說的是女人挑的小扁擔。一般的扁擔不可能那麼短,一般得有五尺,也就一米七左右,以直徑十厘米的饅頭在一米七的扁擔上排列,那就是十七個,每個饅頭就算三兩重,一扁擔饅頭少說也得有五斤以上!
一個人吃五斤饅頭,看著不可思議,但卻是事實。
當然,這也是肚子裡沒油水的時間太長了,上頓山芋,下頓山芋逼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由此可以看到,如果沒有副食,一個成年人一天吃一斤餅根本不算什麼,吃兩斤都是毛毛雨。
“所以說三十八張餅看起來不少,八口人,就算婷婷的食量小不算她,其他七口一天玩著就能吃20來張。這樣下來,連一人一斤餅的量都還欠點。就算稍微就點丸子和菜一起吃,這些餅最多也就夠三天的。”
熊偉的計算不如郝雅細緻,不過大體上沒錯。當初他做的燴餅雖然出數,可那屬於取了巧,那時候末世才剛開始,黃穎張帥他們肚子裡的油水根本就沒怎麼消耗,吃點湯餅,反而還覺得可口。但過幾天再連著做幾次燴餅試試,保證吃完兩個小時就餓。
“至於米粉和麵粉,這兩樣東西雖然一衝一大碗,特別出數,但那玩意根本就是流食,消化的賊快,一天還不得吃十頓?一人一天一袋也只能吃十天,這還不說一天半斤分根本就不夠。”熊偉當然知道一天半斤麵粉和米粉足夠維持生命了,不過他的計算標準是以每天都保持最佳狀態來計算。
“所以說正常吃飯,這些主食和臘腸丸子什麼的加在一起,最多就兩個星期的量,甚至還勉強。”熊偉下了結論,他並不是不計算蔬菜和水果,實在是那些東西可以做為補充維生素和調節口味用,但解飽是絕對指望不上的,除非數量真的很多。可惜家裡的蔬菜水果只有一點。
“甚至可以這麼粗略計算一下,三十八張餅,每張餅折中,就算三兩五,那就是十三四斤,炒麵三十五袋,半斤一袋,那就是十七八斤,炒米粉五十一袋,也是半斤一袋,那就是二十五六斤,三個主食加一起,五十六斤吧,取個整數。不算小婷婷,不算某貓,一共七個成年人,七八五十六,正好一人八斤糧食,再加上炸出來的那七八斤的丸子和臘腸罐頭,正常吃的話,還是過不了兩個禮拜。”熊偉又算了一遍,結果依舊。
“差不多。”郝雅點了點頭:“依照我的計算,如果以維持生命為最低標準的話,家裡的食物勉強能夠維持一個半月,如果以保持最佳狀態來說,那也就十天多一點。”
關於維持生命的最低標準配給,郝雅有做詳細的消耗計算,在熊偉手裡的本子上,不過熊偉卻沒看。
“必須要以維持最佳狀態計算,僅僅維持生命沒有意義,就算一個半月後真的耗到喪屍自然消亡了,咱們八口人都躺在地上幹喘氣,不還是一樣等死?”熊偉堅定道。
“只有隨時處於最佳狀態才能面對這個末世,體力的降低就意味著危險的來臨。”其實熊偉原本打算過在一開始降低消耗標準,等到後期準備出發的時候再多吃一些補充回體力。不過熊偉隨後又否定了這個設想,實在是人一旦餓壞了,要補回來更難,而且誰也不能保證在狀態不佳的時候會不會突然發生意外,真要發生了意外,守著一堆食物卻沒有體力,那可就坑爹了。
“對不起。”聽到這裡,郝雅垂下了頭,她很愧疚,不僅要熊偉冒險去救了自己,更因為自己和三叔的到來加劇了本來就不足的糧食危機。
“別說傻話。”熊偉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當下一揮手:“你現在是我老婆,一家人道什麼歉!糧食不足怕什麼,再去搶些回來就是了!”
熊偉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