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臣,來為劉伯主持各種入社儀式,以當時的情況來說,這種儀式規格已經超越了一個普通人所應獲得的待遇,然而,劉邦與兄弟夥們,很恰當地處理好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一個人到官家揭發。很遺憾,因為我與張心都將注意力放到了劉邦和呂雉身上,所以對於這個儀式的過程印象並不太深刻,無法與各位讀者進行詳盡的描述,以作為對官修歷史的一個補充。當然,棺木入土那天的排場還是令我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的驚歎,幾百人的隊伍,排成兩路,足有一里長,在一條條狹窄的井字形田間小路上行進,緩慢而又有序,水田裡映下他們沉默的身影。那幾個跳了一夜大神的巫們毫不疲態,戴著各色頭飾,披著各種獸皮,左搖右晃,亂吼亂叫。
最後出面答謝鄉親的還是劉邦,他帶著侄兒侄女們,向前來弔唁的人一一道謝。到下午,差不多的人都離開了,蕭何對劉仲的家人作了交待,因為雖然有親戚朋友參與的喪事辦完,但還有很多的禮節,要到三來後才能結束。劉邦安慰了侄兒侄女們幾句,轉身出來,幾個好朋友正等在外面。
到晚上,我們回到劉太公的家。在喪事的後面幾天,劉太公與老太太都不能參加,不能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幾天,也許他們什麼事都沒有幹,就一直坐在屋子裡。他們生了四兒一女,已經先他們而去了兩個,而真正能使他們引以為傲的,就只有劉仲一人,他再也不能有任何的差池,否則,劉家就再也沒有地道的傳人。劉邦在他們的眼裡,只能算是一個野種,雖然他們以前並不這樣看他,但是,他的行為離他們的願望實在太遠,現在四十多,已經快五十的人了,除了有老婆孩子,見不到正不斷累積的家產,更沒看到家可能興旺發達的轉變跡象。其實,在劉伯的家裡,我已經發現劉太公好幾次偷偷地望著劉邦的背影發呆,我相信,隨著劉伯的離世,劉太公將逐漸接受劉邦,人心都為肉長,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不管他是否朝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但那依然是自己的孩子,舐犢情深,他沒有選擇。
接下來的幾天,這裡的空氣不一般的沉悶,沉悶得我想要對著劉太公一家大喊一通,告訴他們事情已經過去了,自己的生活還需要繼續,明明兒子死時一點不傷心,摔了不痛爬起來喊痛,我也想對著張心大喊大叫,讓他放棄這個卑劣的計劃,明確地向劉邦說明來意,但我最終還是忍住了。我找到了發洩的辦法,就是不停地幹活兒,主動地找活兒幹,把劉家的院子打整得乾淨整潔,角落裡的青苔我也沒有放過。
讀書人的忍耐力不是一般的強大,不知是他們天生的懦弱還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兩種都不能討我的好。天生懦弱自不待言,大丈夫能屈能伸更是一種人對另一種人壓榨的藉口,明為磨鍊,實為促使其走向奸詐虛偽,表裡不一。
不過,這也促使張心下定決心,向劉邦集團發起衝鋒,他沒辦法靠近劉邦,但他要利用劉太公幹兒子的身份向呂雉靠攏。不過,劉太公雖然提出認他為乾兒子,但並沒有公之於眾,這就像你兩個私定終身,既沒有到相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也沒有舉行一定的儀式讓親友知道,這怎麼能算數呢?“權”這個字古今意義的差別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大,把兩個意義聯絡起來,似乎就告訴我們,只有懂得權變的人,才有資格享有權利,有變才可以通,能變才能夠權。
第二天,一早,我們收拾了一下,沒有知會劉太公就出發了,但我們並沒有直接到劉邦家,而是到市場上,準備買一件特別的禮物。但是,我們在市場轉了四五圈,張心都沒有挑到滿意的物品。此時的市場並非像電影、電視裡表現的應有盡有,商家並不多,挑擔以物易物的倒是到處可見。最多的商品就是農產品,其它也主要是農具、動物皮毛,工藝或者裝飾品根本就沒有。我們在一些人家裡也見到過做工精湛的青銅器、玉器,但那往往是定做而得,並不能在市場中買到。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只好到城裡各處轉悠,希望能看到打造金銀的店鋪。
起點中文網 www。qidian。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五十六章 呂雉是條捷徑
更新時間2012…6…13 18:51:22 字數:2673
差不多將小城轉遍,我們也沒有發現一家定做首飾的小店,倒是在城的邊沿,看到一家打造農具的鐵匠鋪,但人家只會造農具,對首飾打造一無所知。看來,在這個時代,商品並沒有形成主流,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