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無處伸展,天地悠悠,難有立錐之地,人間攘攘,無力左右些微。

我很同情張心,這個來自未來的人,為劉邦殫精竭慮,反而受人戲弄,不得志如此,還有何望。這並非我誇張,雖然後來我總算看清張心,對他的態度有了質的變化,但是,這時的感情卻很真實,毫無虛假,因為人心隔肚皮,你只能看到人家的表面,更何況有的人極善於將自己的私心隱藏於大公大正之中。

張心告訴我,明天一早,我們就離開,現在正是亂世,他不相信找不到一個可以輔佐的人。但我提醒他,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他卻說,如果我們能輔佐一個人在此亂世成就功名,一樣能體現我們的價值,沒必要也不會改變歷史,比如,我們可以幫助某人在一個邊遠的地方割據,這樣史書是不會記載的。

但第二天,張心卻改變了主意,他想再看看,也許要不了幾天,劉邦看清形勢,會轉變態度。然而,這幾天,劉邦對我們還是不冷不熱,我們去找蕭何,蕭何又太忙,無心聽我們傾訴衷情。

有一天,劉邦正與手下商議什麼大事,我和張心正要地去參與,衛士卻不讓我們進去。正當我與他們爭論時,周勃出來看了一眼,什麼也沒有說,直接就進去了。

我與張心回到住處,我主動提出離開這個地方,因為這裡的人已經不再信任我們,他們成功了,不再需要像我們這樣的人。張心也終於下定決心,忙著和我一起收拾行裝,但他還是提議向劉邦和蕭何辭行。

我們到縣衙門口,門衛仍然不讓我們進去,我們只好讓門衛轉達,請他告訴劉邦,我們要離開了,到其它地方去。過了一會兒,門衛出來,遞給我們一包東西,我開啟一看,原來是幾塊金子。

我們又到蕭何的住處,蕭何家人說他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回家了,於是,我們只好揹著包袱上路。

我沒有想過我們將要到哪裡去,也沒有問過張心,他要打算到哪裡去,我們本不屬於這裡,也不屬於那裡,所以也就無所謂到哪裡,因為到哪裡都一樣。開始時,我們朝西門走,到了城門前,他想了想,又改從西北方向那道門。我緊緊地走在張心的左手邊,雖然我的責任是保證他的安全,但此時,我覺得很有必要給他以安慰,但是,我卻無法找到能令我自己信服的說法,所以也只好默默地走著。對他的同情,讓我更加堅定了無論如何都必須保證他安全的決心,就算赴湯蹈火,絕不能辭。

出城門時,那幾個守衛認識張心,先生先生地叫得很親切,張心拍了拍他們的肩,滿含著淚出了城門,那幾個守衛莫名其妙地望著我們遠去。作為一名普通人,怎麼能窺探得到讀書人的內心,就算我跟張心這麼長的時間,而且除了我,他再也沒有貼心之人,但我卻依然無法完全知道他內心所想。不過,眼見張心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它已經讓我對讀書人的認識開始轉變,讀書人不只會鑽營,讀書人不只會拍馬粉飾太平,讀書人也不只會糊弄百姓謀取好處,讀書人也不只會混淆視聽渾水摸魚,他們一樣會為百姓,為正義而拼盡全力。

我們走的是那條熟悉的路,這條路通往芒碭山,難道是張心看上了芒碭山,想到山上隱居。應該是不大可能,就算要隱居,還有更好的地方,我曾清點過劉邦送我們的金子,大大小小十多塊,雖然不及項玉所贈,但省著點,用上十年八年絕對沒有問題,如果能找到一個固定的地方,有自己的房屋,再領上一兩人的地,種點糧食,怕夠我們兩人用上一輩子。可能有人會懷疑我所言領取土地之事,在這個時代裡,戰亂頻發,過後,總會有很多的地荒出來,只要你願意承擔賦稅徭役,領取土地並不很難,並非像後世那樣,土地全歸於地主。歷朝歷代,眾多的土地實質上都歸朝廷,也就是國家所有,老百姓可以分到一份土地,作為回報,就是承擔賦稅徭役。所以說,那種認為我們古代是完全封建制的,就不一定對,特別是在一個政權興起與興旺之時,就算你是一個擁有封邑的人,土地多少,農戶多少,其實那大多是虛擬的,得由政府官員替你收,再由政府撥付給你。跟現在的情況有些類似,不管什麼東西都是政府的,因為政府是人民的。

起點中文網 www。qidian。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六十六章 項羽

更新時間2012…6…17 9:53:03 字數:2681

最有可能的是張心要北上京城,想想也有道理,我們歷史上所有的都城都是政治、文化、經濟三位一體的中心,只是到了近代隨著國門的開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