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部分

次次血與火的洗禮啊!文景之治也好,貞觀之治也好,都是以血肉之軀填滿溝壑之後的正常恢復,是那些社會精英們死的死、完蛋的完蛋,活著的不再敢想有所作為的結果。”

張心的話再次得到了印證,當我們來到穎陽時,看到了一座殘破之城。這座城並不大,但這次一樣不能倖免,所有文明與進步的標誌都化為瓦礫,燒焦的屍體隨處可見。從還冒著青煙的房屋可以判斷,劉邦的軍隊離開不久,我們很快就會與他們匯合。

從書上,從自己的眼睛所見,只有項玉、項羽之流才會屠城,沒想到,劉邦也會,而且屠得這樣乾淨。從這以後,劉邦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他那嚴肅卻又和氣的臉上,我看到了狡黠與殘忍。他那老是不眨一下的眼睛裡,深邃得你看不到任何的東西,就彷彿一個小型的黑洞,只進不出。

當然,相比之下,劉邦與其它諸侯特別是項羽相比,那是要仁厚得多,據張心說,劉邦在入關之前,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河南取得的。在河南,他帶著那幾萬兵馬,左衝右突,消滅了秦軍部署在這些地方的所有主力,為挺進關中打下了基礎,也是他戰略戰術開始轉變的前奏。

我問:“戰略戰術的改變?他不是一樣的屠城,跟項羽有什麼區別?”

張心說:“也許,本質上都沒有區別,他們實際上與早期陳勝、吳廣的起義性質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區別。他們的目標已經不再是推翻暴秦,而是要取代秦王朝。”

我問:“這有區別嗎?

“這區別大了。推翻暴秦,表明他們是革命的,但取代秦王朝,證明他們只是為了爭奪王權。很多所謂的作家喜(www。3uww。com…提供下載)歡假設,我也來給你作個假設,如果劉邦、項羽之流此時突然被穿越,沒人再領導接下來的爭奪,所有的反秦力量隨之瓦解,會出現什麼情況?”

我問:“什麼情況?”

我傻傻地盯著張心,看來,那些所謂作家之所有這麼有市場,就是因為我這樣的白痴太多,歷史能假設嗎?歷史的假設有意義嗎?如果對歷史進行假設,那就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如果人真有靈魂的話,那些因歷史而付出生命代價的人,絕不會放過那些戲說者。

“秦朝的中興,或者也來個什麼之治。你看一看歷史,第一任皇帝打天下,但卻往治不好家,所以,二代或者準二代大多沒有本事,只有第三代起,才會真正做出皇帝的味道,開始使王朝得以振興。漢朝,二代,差點被呂家給替代,唐朝,那個準二代,結果被李世民給廢了,宋,根本沒有二代,讓弟弟給滅了,明朝,二代、三代全沒戲。所以說,那些什麼官二代,富二代,幾個不是腦殘的,炫富、曝官,能有好結果,如果他們真能有所成就,那就得看第三代。富不過三代,淘汰後剩下的,那就會有本質的不同,是全新的新人類。我曾聽聞有富二代自稱貴族,僅憑他的這種想法,他們就永遠成不了貴族,他們根本就不懂貴族之貴貴在哪裡?錢能堆出身份,但卻堆不出素質,堆不出文化。武力能打得下天下,但是卻打不下民心,打不下天道,這就是項羽失敗而劉邦成功的根本原因。劉邦知道隱藏、隱忍,絕不逞一時之強,但項羽卻不同,任何時候都任著自己的性子,眼中無人。劉邦知道以小換大,懂得分享,先給你骨頭,等我成功了,再連本帶利一起收回,既欲奪之,必先予之;項羽卻只知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今天是我的,明天肯定還是我的,既入我手,概不外借。”

進入河南地界,越往下走,越感覺這裡與我們所經過的其它地方的區別,雖然時時還是能看到殘破的戰場遺蹟,但是,老百姓的生產與生活受到的影響卻相對較小。而且,聽老百姓說,這裡基本沒有出現過軍隊搶糧的事情發生,就算有兵丁來徵糧,也都比較文明,只要交齊一定的數量,就不會有什麼麻煩。有的人家,糧不夠,少交,只要有人證明確無多餘糧食,也能輕鬆過關,有的鰥寡絕戶居然反而得到了兵丁送來的糧食。

這樣的情境讓我們興奮,也逐漸從一個多月的陰影中解脫出來。

有人看到我們插著“劉”的旗幟,一打聽,居然就要求跟著我們一起當兵吃糧。

我們當然不能隨意收下這些農民,因為我們所運送的糧食已經被我們消耗了好多。但也有好幾個自己揹著糧食跟在我們身後,再一鼓動,在我們身後就跟上了好幾十人的隊伍,雖然我們並不負擔他們的伙食,但他們並沒有把自己當外人,吃自己的,卻幫著我們幹事。

與他們閒聊,他們覺得,劉邦的軍隊對老百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