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我說:“戰場上正需要這樣的人,動機純樸,不會受利益的牽扯。”

張心說:“他們說的那些,你會不會說?”

我說:“當然,我如果跟他們的處境一樣,我也會這樣想和說。”

張心說:“這就說明了,是人就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但你憑什麼就能說是他真正的動機,而不是為掩人耳目而故意編造的話呢?就算說話時是他真情表露,但當他們的見識與地位發生了改變呢?古語有,時位之移人也,並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在。”

我想了想說:“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戰場上,多些人手,總是好事情吧?”

張心接過話說:“你以為打仗都得用人海戰術啊!兵貴精而不貴多,你知道嗎?彭城戰役,劉邦的軍隊有五十六萬,而項羽的軍隊只有三萬,劉邦軍隊人數幾乎是項羽軍隊人數的二十倍,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劉邦僅率數十人僥倖逃脫。從理論上說,兵精,則會大大減輕後勤保障的壓力,提高隊伍的機動性,才能出其不意打敗敵人。也有講人多的時候,那就是面對面的消耗戰,比哪個實力雄厚,這種戰爭,最終的結果,根本就沒有勝利者。”

我雖然不能反駁張心的道理,但我還是覺得事實上人多就是力量大,以我們現實的情況來說,因為人多,力量強大了,我們的運糧隊再沒有遭到過襲擊,這都是事實。我想張心應該能看到這一點,所以,當現實與他的理論產生衝突時,他也並沒有採取改變現狀的行動,他更多的是對糧草送達劉邦手裡還能夠剩多少的一種擔憂而已。如果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送到,這就不再其為問題,有了這支隊伍,我們至少也可以在劉邦的軍營裡有個一席之地,這不是更好嗎?而且,我相信這絕對是一支純農民的隊伍。

然而,我的想法真成了美好的願望,因為,我們按照既定的路線走下去,並沒有找到劉邦的隊伍。招照蕭何的指示,我們先向陳留進發,當我們到了陳留,將糧車隱藏在城外後,到城門一問,劉邦早北上,可能到白馬,也可能到曲遇。

我們只得轉而北上,聽張心說,楚漢相爭時,劉邦向東一路攻打各路諸侯,有勝有敗,特別是在與項羽大軍相持於滎陽、成皋一帶時,蕭何坐鎮關中,徵發兵卒,運送糧草,供應漢軍,在這種通訊不便之時,他能做到這一點,真是不容易。

起點中文網 www。qidian。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邦與項羽的區別

更新時間2012…7…6 19:19:52 字數:3114

為了保證糧車的安全,凡較為大型的城市,我們都會繞道而行,所以就難免會經過一偏僻的地方。在目前這種形勢下,某些僻遠的地方反而成為世外桃源,這裡相對封閉,有的連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清楚,人民安寧,雖然日子也苦,但總不至於顛沛流離、家破人亡。

張心就有些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如果能在此地呆下來,利用手上這百多號人的力量,佔山為王,說不定不但我們能過上安穩的日子,還能幫助百姓安定生活。等我們的力量壯大了,再去找劉邦,肯定會有不同的地位。這裡的百姓如些純樸,花點心思,沒有治理不好的。再調動他們簡單的思想,開疆拓土,保準能有一番作為。”

我說:“人家生活得好好的,就算治理好又怎麼樣,反而把人家給拖進戰爭之中。”

張心說:“你的思想倒還挺符合傳統的思想,安貧樂道,道是什麼,自然之態,非人為之態。只有當精英們在你爭我奪中分出勝負,而自己也覺得疲憊時,這種狀態才會出現。如果天下太平日久,精英們也養足了精神,就會坐不住,靜不下來,就會反其道而行之,亂象隨之而起。如此看來,治是亂的原因,不治也是亂的原因,這治與不治都是亂的原因,因而既治又不治,既不治又治,那才能保證世間太平。”

我說:“聽不懂,你這治與不治,太亂了,以我的智商,無法理解。”

張心笑了,我倒是覺得他是不是真有意將隊伍留在這個閉塞的地方,自立為王,過上太平的日子。但第二天一早的上路,讓我覺得對張心的擔憂有些荒唐,在這個時空裡,我們只是一個過客,能與上層多些接觸,體驗這段歷史程序,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僅是想過得安穩,何必像現在這樣辛苦。張心作為一個讀書人,對歷史發展的大局有著極大的興趣,也絕不會為了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地方與大潮流分道揚鑣吧。把握歷史的潮流,是所有讀書人的追求,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