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不消數秒之內運輸船便被劈成了兩截,接著又是一連串的爆炸和火光。

就這樣,首場交戰像閃電般迅速地劃下休止符。

操縱托爾吉斯的傑克斯一如他的外號“閃電伯爵”一般,在數分鐘之內將載有三十架(白蛇)的三艘運輸船殲滅,癱瘓敵軍的戰力。並且,由於他避開攻擊船隻的駕駛艙,所以即使運輸船全被擊沉,卻無人喪命。

☆☆☆

在AC時代,這樣的戰鬥行為並不算稀奇。

因為在太空時代,死於戰場計程車兵已經變得少之又少。

以一年前所發生的人類史上規模最大、也是最後的戰爭“MVE·WARW”來說,戰歿者也僅有一百八十八人而已。

這個數字與過去在西曆紀元的二十世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時的死傷人數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理由之一就是——人類意識的改變。

在宇宙世紀,人類同時存在著兩種互相矛盾的意識,一種是因應太空時代的來臨而發展出的心靈解放,另一種則是原本存在於內心的那股執拗、非理性的閉鎖心態。

正因為如此,人類才能夠順應變化快速的社會。

說穿了,人類的這種行為其實是以“利益”為出發點,和所謂的生命共同體、愛國情操並沒有關係,更別提什麼老掉牙的忠孝節義。

因此即使在社會的強制下被迫上了戰場,士兵們也會盡量想辦法避開危險以保全生命。

在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地,士兵們的精神將陷入矛盾的狀態。

為此,生命安全裝置也格外受到重視。

由於太空作戰的危險性相當高,如果生命安全裝置不夠完備,根本沒有人願意上戰場。

為了保障駕駛員的生命,政府不遺餘力地改良生命安全裝置,以求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

只是,這樣的防範措施並不能保證完全沒有人陣亡,畢竟,在太空中作戰本來就是一種極其愚蠢的危險行為。

另外一個原因是(或許乍看之下會覺得有所矛盾吧),“OZ”的騎士道精神再度引起世人的推崇。

特列斯·克休裡那達之所以能堅持戰鬥到最後一刻,他所秉持的基本精神就是“尊重生命”。

因為,戰鬥的目的不在殺戮,而是瓦解敵人的戰意。該被摧毀的是武器,不是人的生命。

瘋狂的殺戮其實是一種恥辱,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無辜的百姓捲入其中。

這就是過去特列斯對士兵們所做的“心理建設”。

也由於他迥異的作風,讓他與歷史上那些標榜殺人無數、並引以為傲的“英雄人物”之間劃清了界線。

當然,並非所有的OZ士兵都能遵守特列斯提倡的騎士精神。

例如AC195年的破曉作戰中,負責進攻聯合軍蒙卡提其歐要塞的OZ二級特尉阿雷克斯和謬村,就以“肅清”的麼義對宣佈投降的聯合士兵予以殺害。

而將這兩人處決的正是同屬OZ的傑克斯。不過他自己也曾經以米利亞爾特·匹斯克拉福特的身份,對地球上的人類展開所謂的“肅清”,當時的他也和歷史上的“莫雄”同出一轍。另外,蕾蒂·安曾經為了摧毀鋼彈而下令使用核子武器,並企圖利用宇宙要塞巴爾吉攻最擊無辜的太空殖民地。

也就是說,當時連傑克斯和蕾蒂·安這兩位特列斯的親近,都無法領悟OZ真正的精神。

但,如今這兩個人已經徹底的改頭換面,現在的他們比任何人都瞭解特列斯的精神。

☆☆☆

資源衛星MO—Ⅲ面對地球方向的閘門並沒有運輸船起飛,這麼做是為了避免遭受更慘重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