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著,最近一段時日,我便住在你這莊子上。你去跟陛下說,我在太極宮住膩了,想換個地方住住。至於到底住哪兒,由他來安排。之後的修葺工程,便由你來負責。什麼時候我那新宮室修葺完了,我再回長安。”
一句話未落,太上皇又笑道:“對了,這段時日裡,便叫太子和衛王也過來住罷。再加上你父親和你母親,我也享受享受衍兒說的,尋常百姓家的天倫之樂。”
☆、第四十七章
太上皇被薛衍說動了要留在溫泉莊子上靜養。訊息傳到湯泉宮的時候,永安帝和幾位心腹大臣正在飛霜殿商議國事,聞聽此言,永安帝面上一片欣喜,不自覺的說道:“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方玄懿等人也面面相覷,雖然君臣商議過後,很不要臉的把這項艱鉅的任務交給薛衍,但在眾人心中,且不過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勉力而為矣。如今真的聽到太上皇決議搬離太極宮的訊息,眾人一時還有些不敢相信。
還是韋臻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躬身向永安帝建議道:“太上皇年邁事高,身體虛弱,有意在驪山休養,卻也不必就此搬出太極宮。還請陛下好生勸慰太上皇才是。”
韋臻一席話落,永安帝君臣也紛紛反應過來。許晦開口道:“顯德年間,太上皇是最愛巡幸驪山的。可是自陛下登基後,因惦念著百姓疾苦,國庫空虛,不欲興師動眾,所以不怎麼過來。這是陛□□恤百姓的緣故。想必太上皇也是體貼陛下的心思。何況驪山居長安雖近,仍有六十里之遙。太上皇年事已高,不喜舟車勞頓也是有的。”
“可是湯泉宮畢竟是行宮,而且太上皇想住在衛國公府的溫泉莊子上,那就更不成體統了。恐怕左僕射和朝中其他老臣見到太上皇此舉,會誤以為是……”
誤以為是什麼,許晦沒有明言。不過永安帝和諸位臣工都明白,那些顯德老臣都是怎麼想的。
永安帝沉吟片刻,卻是散了諸位臣工,徑自往魏皇后所處的宮殿來。
彼時魏皇后正坐在窗下做針黹,見永安帝信步入殿,容色平和,眉宇間卻帶了絲絲雀躍之意。不覺莞爾笑道:“已經入秋了,天氣轉涼,臣妾為陛下做了一件披風。陛下且試試?”
永安帝聞言,立在當地,任由魏皇后為自己披衣整衫,口內則道:“皇后要操持六宮事務,又要教養太子、青鳥和彘兒,已經很辛苦了。今後這些針線上的活兒,便不要做了。又費神又耗力,竟叫尚宮局的宮人們做罷。”
魏皇后聞言,溫言淺笑道:“她們不熟悉陛下的習慣,做出來的衣衫縱然精美,可我瞧著陛下不太穿。何況臣妾能為陛下做點事,很高興,不覺得辛苦。”
永安帝聞言,越發熨帖。伸手握了握魏皇后的手,思及方才得到的訊息,遂同魏皇后原原本本說了一回。末了又道:“皇后同朕一起去趟莊子罷。不拘父親是怎麼想的,既說出這些話,我們總要去見一見,勸一勸。”
頓了頓,又頗不可思議的道:“你說太上皇怎麼如此輕易的改了主意。衍兒究竟和太上皇說什麼了?”
魏皇后便笑道:“他們祖孫說什麼,我怎麼可能知道。不過我瞧著衍兒這孩子雖然年歲尚小,卻是心中有城府的。他能說服太上皇,我一點兒也不覺得意外。”
“是麼?”永安帝看著魏皇后,也笑了。
少時,帝后夫妻兩個換了常服至溫泉莊子上拜見太上皇。
彼時薛衍正陪著太上皇在池邊垂釣。太上皇坐在一隻小小的竹編藤椅上,藤椅還帶著靠背,上頭鋪著昔年衛國公打獵時親手硝制的一張狼皮褥子。薛衍就坐在太上皇的旁邊,給太上皇講段子逗趣。太子和衛王皆坐在一旁,嘰嘰喳喳的,根本也沒個釣魚的樣子。
瞧見帝后相攜而來,薛衍與太子衛王和周圍伺候的宮人們皆行過拜禮。永安帝擺了擺手示意眾人起身,至跟前給太上皇請安。
太上皇看著身著常服的兒子和兒媳,笑眯眯說道:“怎麼只你們兩個人來?”
永安帝看了薛衍一眼,似不經意的笑道:“方才衍兒傳話兒來,說太上皇感嘆日子悽清,想要如尋常百姓家般,享受一下天倫之樂。這便是兒子的不孝了。竟叫父親有如此悲感之語。所以兒子即刻與皇后過來,陪伴父親。今後兒子必定日日進宮給您請安。還請父親不要再提遷宮別居之事。”
聞聽永安帝提及此事,薛衍起身笑說道:“今兒天氣涼,我叫廚房熬了湯底,預備了鹿肉、馬肉和羊肉片,就剩下一些青蔬沒有準備,我現在就去地裡摘些,晚上弄鍋子吃。”
說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