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省。由他親手督辦的幾件大案要收尾,他要有始有終,另外他還要監督治理羅夫河華南省一段。
遠離京城,避開朝堂是非,這又何嘗不是蕭梓璘避禍了一種方式呢?
之前,皇上要封蕭梓璘為臨陽王,卻遭遇皇族宗室、朝堂後宮半數反對的訊息已私下傳開。賜封之事最終塵埃落定,人們不再驚訝,感慨唏噓自不可少。
海誠遠在西南省,官又做得不高,朝中這一類事與他關聯並不大。但蕭梓璘要坐陣華南省辦案並監督治理羅夫河的訊息令他驚疑,就與他有了關聯。
華南省與西南省相鄰,兩省的官員素有交結,同窗同年的官員走動不少。蕭梓璘拿下的華南省半數官員,如同華南省官場的洪流地動,哪個為官者不心驚?
再說,蕭梓璘要監督治理羅夫河,而羅夫河支流圖是汶錦所畫,以後也少不了打交道。因此,海誠不得不對蕭梓璘加深瞭解,以求他日有備無患。
海誠想了想,對其中一個幕僚說:“煩請嚴先生給武大人寫封信,問問華南省的情況。華南省變動如此之大,西南省或許也要動,我們還是多瞭解為好。”
嚴先生答應之後,趕緊磨墨鋪紙,準備寫信。他是武大人的同鄉,來給海誠做幕僚還是武大人舉薦的,而武大人則是華南省新任巡撫。
官場關係盤根錯節,方方面面都要照應,一言一行不慎,就有可能惹禍上身。
聽說這蕭梓璘是羅剎般的人物,殺伐有膽量,決斷有魄力,是第一不可得罪的人物。他剛被封為臨陽王,又是新官上任,不燒幾把旺火怎麼能彰顯威嚴呢?
“大人擔心什麼?”一位幕僚問海誠。
海誠輕嘆一聲,說:“華南省去年被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