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磊無奈道:“伍兄弟可是折殺小的了,我只是少爺身邊的一個隨從而已。至於感謝的話還是以後你們親自說吧,總有見面的機會。”
伍俊一臉的感激,“承於兄弟吉言,要是能見到大少爺一面,我們兄弟自會親自表達感激之情。”
又客套了幾句,於磊就提出告辭,伍家兄弟熱情的把他送出了弄堂,於磊又囑咐道:“伍大哥,少爺說了這疊紙給了你,就是你的了,和我們家少爺就沒什麼關係了。”
伍俊不知道祁青遠心裡的彎彎繞繞,但他也明白國公府的少爺不好和戲班子扯上關係,不住的點頭,於磊完成了差事,心情愉快的回了府。
第19章 住讀
大趙十四年,武順帝下旨封年十七的大皇子趙英毅為毅親王,年十六的二皇子趙英禮為禮親王,三皇子趙英福為福親王;敕令工部為三位親王出宮建府選址。並下旨在京三品以上官員家年滿十四至十六的女子入宮選秀。
整個大趙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這兩道聖旨上,武順帝一口氣封了三位即將成年的皇子,加上皇后的嫡七子榮親王,大趙皇子輩中就有了四位親王。
皇子們漸漸長大,封王選妃,平靜了十多年的大趙開始暗潮洶湧。後宮嬪妃之間的鬥爭也慢慢轉為皇子之間的鬥爭。
特別是禮親王的生母越氏獨寵後宮十多年,又有越太后扶持,他是皇帝最疼愛的兒子;榮親王佔了嫡子的身份,但一來年幼,二來皇后不受寵,故遲遲未封太子。大趙的東宮之爭隨著這兩道旨意打響了序曲。
大趙後宮,關雎宮內。
紗幔低垂,營造出朦朦朧朧的氣氛,四周石壁全用錦緞遮住,就連室頂也用繡花毛氈隔起,既精緻又低調。
屋內陳設之物也都是極盡奢華,精雕細琢的鑲玉牙床,暗紅蘇繡織金錦被,紫檀木雕嵌壽字鏡心屏風,吉祥繡錦的珠綾簾子,簾鉤上還掛著小小的香囊,散著淡淡幽香。
八個宮女伺候著越貴妃起身,關雎宮內的掌事嬤嬤捧著一疊畫像稟報道:“娘娘,待選秀女的畫像王爺都已經瞧過了。”
越貴妃面板細潤如溫玉,柔光若膩,櫻桃小嘴不點而赤,嬌豔若滴,腮邊兩縷髮絲隨風輕柔拂面憑添幾分誘人的風情,三十歲的人了看著還如少女一般,歲月格外優待她。
聽到嬤嬤的回報,唇一揚,聲音就飄了出來,如叮咚的泉水般悅耳,“噢,皇兒看上哪家閨秀了。”
掌事嬤嬤討好的回答:“王爺說若是娘娘能討得蔡國公家的小姐為禮王妃,就是最好不過了。”
越貴妃神色怡然,露出微笑,“還好,沒讓本宮失望。”
心裡不斷的盤算,蔡國公乃大趙大國公之一,底蘊深厚,又一向得皇上信任,若能有蔡國公府支援,皇兒離太子之位又近一步。
只是怎麼避開皇后的耳目,求得皇上賜婚,還得好好和姑母籌謀。
關雎宮內為皇子封王選妃一事正籌謀著,坤寧宮也沒閒著。
剛封為福王的皇三子母妃王賢氏,一向和陳皇后交好,王氏的孃家哥哥,宣威伯的二老爺也娶了陳皇后的嫡親妹子,陳王兩家一向同氣連枝。
在陳皇后未生育的那些年,曾一度有傳言,皇后欲抱養三皇子,後來陳皇后誕下龍鳳胎傳言才消弭無聲。
坤寧宮內王賢妃和陳皇后正拿著幾張畫像仔細瞧著,勳貴家的有蔡國公府的小姐,王氏孃家的小姐;文官家的有按察使家的小姐,工部尚書家的姐;武官有禁衛軍統領徐家的小姐……
王賢妃挑了勳貴、文官、武官都選了一張自己滿意的,把孃家侄女的畫像放在了最後面,有些忐忑的遞給陳皇后,她想起自己孃家嫂嫂前幾日進宮時,話裡話外透露出想把自己女兒嫁給福王的意思,她有些拿不定主意。
她知道福王的婚事大半掌握在皇后手裡,都說陳皇后不受寵,性子軟綿,面對光芒萬丈的越貴妃和越太后退避萬舍,可軟綿的人豈能在越氏姑侄虎視眈眈下,把一雙兒女平安生下來並撫養長大。
她實在是有些擔心福王的婚事會被陳皇后拿來與越氏和禮王爭鬥,還沒想好說辭,就見陳皇后看完了她挑出來的三張畫像,溫聲的問:“你挑的這幾家的不錯,福王可有自己屬意的人?”
王賢妃溫順的道:“福兒的婚事自是由娘娘做主,臣妾和福王唯娘娘是從。”
陳皇后臉色露出了笑,比對著手上的三張畫像,“許家的女兒珠圓玉潤,一臉福相;劉家的女兒也不錯,聽說文靜賢淑;王家的麼,你的侄女也很好。幾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