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2部分

日軍第33師團屬於新編成部隊。在日本國內看到的都是“支那軍隊不堪一擊”、“大日本皇軍以一敵十”之類的宣傳。由於從未見識過第63軍的厲害。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聯隊長增廣新一中佐甚至要求各大隊拿下預定目標之後繼續向安次和廊坊推進,準備“天明之後在安次城內擺慶功宴”。結果各大隊紛紛在第63軍的陣地前撞得頭破血流。

特別是馬克沁砰砰炮,這玩藝雖然非常耗彈藥,但在野戰中對散兵線的殺傷威力比75野炮還大。因為一開火就相當於同時扔了二十五枚手榴彈過來。而且又準又遠。日軍的火力兵。像輕重機槍、步兵炮。甫一交戰便損失慘重。而砰砰炮相對又比較輕,數秒之內打完一個彈鏈後,四名士兵馬上抬著就跑。根本不給日軍反擊的機會。

打了一個多少時,第213聯的三個大隊均損兵折將。加上他們的夜戰能力很弱,不懂得如何隱蔽火力,連續被63軍發起短促突擊之後,不得不敗退了回來。

第213聯隊參謀長河口原二郎見部隊傷亡太大,忙趕來報告道:“聯隊長閣下,天色太晚不利於進攻,請求暫緩攻擊!”

增廣新一正在為進攻不順而惱火,忙問道:“河口君,前面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三個大隊卻遲遲拿不下幾個小小的村落!”

河口原二郎少佐忙道:“閣下,支那軍在村內修築有堅固工事,而且有大量軍隊駐守,很可能有一個團。”

其實這是嚴重誤判,各村屬於外圍陣地,只有野戰工事,根本沒時間修築所謂的堅固工事。只是這些野戰工事也比較巧妙,像75口徑以下的火炮除非直接命中,否則很難造成破壞。而且部隊也比較分散,就算捱上一炮也死不了幾個人。這就給日軍造成了一種炮擊無用的錯覺。

大量軍隊駐守也是日軍的錯覺。村內由於地形複雜,不便展開火力,根本沒有派兵駐防。每個村外圍也只有一個連的兵力。只是各部隊採用區域防守的策略,小部隊在陣地內不斷機動,處處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才給日軍造出了兵力極多的影響。加上第63軍小部隊的火力比日軍同級部隊確實要強。

就拿一個連為例,第63軍每個連有三門六零迫擊炮、每個排有三具擲彈筒,各班均有捷克式輕機槍和槍榴彈發射器。此外,各連還有臨時配屬的重機槍和馬克沁砰砰炮。反觀第33師團,每個大隊雖然兵力很多,但是重武器卻少得可憐。一個聯隊才四門山炮和四門步兵炮,一個大隊才八挺重機槍,能夠下放到各中隊的極為有限。各小隊只有兩挺輕機槍,平均一個班還分不到一挺。

加上第63軍是血戰多年的老部隊,而第33師團是剛編成沒幾個月的新部隊,除了少部分軍官上過戰場以外,大部分官兵都還沉浸在國內的美好生活中,戰鬥力自然強不到哪兒去。

有人可能要問,日軍不至於這麼菜吧?事實上三字頭師團的戰鬥力確實很糟糕,像33師團、34師團,歷史上曾是上高會戰的主力,結果在雙方兵力相仿的情況下(**11個不滿編的師,日軍兩個師團、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竟然被**暴打一頓。要不是跑得快,差點兒就被**包圍吃掉。這是**在抗戰中少有的高光表現,也是日軍最丟臉的會戰之一。

而且上高會戰還發生在41年,那個時候第33、34兩個師團也積累了不少戰鬥經驗了,結果還是打成了那副德性。現在才39年,粉嫩出籠的第33師團是標標準準的菜鳥。交學費是免不了的。

增廣新一聽了報告不禁大吃一驚,嚷嚷道:“納尼?我軍對面竟然有支那軍三個團!難道我們碰到了支那軍的主力部隊?”於是趕緊向師團長甘粕重太郎中將報告。

甘粕重太郎中將接到報告之後也吃了一驚,他們原本的方案是快速拿下安次之後繼續西進,然後切斷第四十一集團軍主力的退路。沒想到在安次就碰到硬茬子了,於是忙命令參謀長小掘金城大佐去調查。

真別說,這個小掘金城大佐果然發現了安次的一些異常情況,忙報告道:“師團長閣下,這個安次的確有可能是支那軍的指揮部所在地。”

甘粕重太郎中將問道:“小掘君,你這麼說有什麼根據嗎?”

小掘金城大佐忙道:“閣下,就在剛才。電訊部門也在安次發現了大量無線電訊號。從密度上來看,很可能就是支那軍的司令部。”

這也是誤判,因為第63軍各營級部隊均有一臺五瓦西門子小電臺。有些精銳部隊還有幾臺,遠比一般**要多。依**的電臺數量來推斷。自然會得出錯誤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