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般的部隊對於新兵,一方面要施行軍事訓練,另一方面要補行國民教育,如教一普通士兵認阿拉伯數字,需2至3星期,認米突尺(表尺)需2至3星期,講彈道拋線也得至3星期,要教到會射擊,則往往需2至3個月。”
學數數就要兩三個星期,這在現在看來簡直是無稽之談,可當時由國民文化素質差,確實存在這些問題。學會數數、打槍都這麼難,讓士兵們在火線上學習操作高炮、戰防炮不是要命嗎?只怕還沒學會,包頭早就丟了,所以鄭衛國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給包頭支援一些操作較為簡單的武器。
恰好當時蘇聯軍隊正準備裝備改進後的dshk重機槍,便建議鄭衛國採購。因為這玩藝兒操作簡單,只要會使喚重機槍的就能使喚,不需要額外怎麼培訓。基本上,晚上讓老兵帶一帶,白天再打兩槍就會用了。這也是俄式武器的優點之一,好使耐用!不像嬌貴的英國貨,還怕士兵給弄壞了。
dshk重機槍最早是由蘇聯著名輕武器設計師捷格加廖夫在1930年設計成功的,口徑12。7mm,起初命名為dk機槍,即“德卡”。
dk重機槍是一種導氣式操作的武器,整個系統基本上是dp…27輕機槍(也就是轉盤機槍)的放大型,只是發射大威力的12。7x108mm槍彈。dk機槍採用鼓形彈匣供彈具,每個彈鼓只能裝30發槍彈,而且彈鼓的體積太大又重,因此戰鬥射速並不高,從而不能令人滿意。在1931年dk大口徑機槍被紅軍正式採用,但只有少量生產,35年後就完全停產了。
直到1938年4月,另一位著名的蘇聯輕武器設計師斯帕金設計了一種轉鼓形彈鏈供彈機構,該機構可以很容易地裝置在dk機槍上,代替原來的彈匣供彈機構。這樣就能增加機槍的實際射速。在1939年2月經過這種改進後的捷格加廖夫大口徑機槍正式被蘇聯紅軍採用,並重新命名為dshk…38,或只簡稱為dshk,即“捷格加廖夫…斯帕金大口徑機槍”的縮寫。國內通常音譯為“德什卡”機槍。
這種機槍效能相當不錯。最大有效射程 3500 m,最大對空射高 2500 m,發射穿甲彈時可以在500m的距離上擊穿15mm厚的鋼板,不僅能抗擊低飛的敵機,也能有效地對付輕型裝甲目標或步兵掩體,所以是一種極好的支援步兵地面戰鬥的武器。後來被中國仿製,稱為54式12。7mm高射機槍 ,之後的77式、85式都是在此基礎之上加以改進的。
當然,蘇聯人之所以建議鄭鬍子採購這種武器,並不是因為這款武器好。也不是為了中國人考慮。而是他們軍隊也準備列裝德什卡重機槍。但成本較高,又捨不得多造(二戰初期蘇軍每個師才9挺),就想找個凱子分擔了一下。因為對於武器來說,生產的數量越大。成本越低。何況還能從鄭鬍子手上賺到不少。一來二去。相當白賺了一批裝備。對此鄭衛國是心知肚明,但現在有求於人,也只能痛痛快快掏錢。至於老毛子。自然有德國人收拾他們。
張文白佩服地說:“原來是這樣,還是總司令想得周到。”
鄭衛國嘆了一口氣,搖頭苦笑道:“不周到不行啊!綏遠的形勢愈發惡化了,希望這批武器能讓局勢好轉。要是包頭淪陷,那我們就等於被砍斷了一隻腳。華北的戰略態勢就會惡化,在正太路的收穫就要大打折扣了。”
張文白見四下無人,便悄聲問道:“光打一個正太路確實效果不明顯,總司令打算什麼時候再對平漢線動手?”
在與常凱申交涉,以及從蘇聯購買武器的同時,正太線上的戰事也進行地如火如荼。正如劉師長之前所說,襲佔娘子關、井陘關、井陘煤礦僅僅是第一步。隨後八路軍和根據地軍民又對路礦設施進行了徹底的破壞。
以井陘煤礦為例。在平行空間,由於時間倉促,八路軍破壞並不徹底。特別是在機器方面,因為炸藥珍貴,沒捨得用,只是放了一把火,結果被一名日籍工程師給忽悠了。那個老鬼子告訴八路:“此次大破壞後機器已無法修復,即使勉強改裝,需時亦得半年!”
事實上,那些機器經修復後都能使用。因為八路軍當時只用火燒,然後任其自然冷卻,基本上不會對機械產生太大的影響。正確而又簡單的做法是,燒紅之後再澆上一瓢水,那就真的是不能修復了,只能當廢鐵回收。
可惜八路當時沒有帶工程師來,結果被那個老鬼子給騙了。當然,八路的破壞還是有成效的,比如他們把煤礦十幾米高的大煙囪給炸了,又把山洪引入礦道。不過總得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