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摔杯不知道,反正兩人都被當場抓了起來。二團和三團頓時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輕而易舉地就被解除了武裝。
隨後,張存實又對部隊進行清理,凡是被認為是張蔭梧的人都被抓了起來。當然,看在同胞的份上並沒有大開殺戒。願意繼續抗日的,可以留下來,而且職務待遇不變,只是需要換一支隊伍。想去找張蔭梧的,也不攔著,甚至還可以酌情發放路費。
整頓完成之後,張存實就以冀中民軍司令的身份在博野公開宣佈將接受第四十一集團軍的統一指揮,從此脫離河北民軍。鄭衛國當然欣然表示接受,早已準備好的步兵35旅迅速進入博野縣,對原博野民軍進行打散整編。從此,博野民軍就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而35旅也憑空多了兩千人馬,實力大增。
張蔭梧此時還在山西陵縣貓著,聞訊之後差點兒沒氣死,當即命令河北民軍副總指揮王長江率領三個團兵進博野,企圖奪回冀中民軍的領導權。同時接到命令的還有民軍副總指揮喬明禮,喬部當時就在冀中,已經發展到六個支隊,共計七、八千人馬。
大戰,似乎不可避免!
鄭衛國聽說這個訊息之後也很震驚,對周參謀長說:“這個張蔭梧是不是瘋了?難道他以為手下那三瓜兩棗打得過我們四十一集團軍?”
根據情報顯示,王長江帶來的是河北民軍第一、第六、第七,一共三個團的兵力。其中第一團、第七團是所謂的核心團,裝備較好。但是再好也不可能跟正規軍相比,就算是三個團加起來也未必打得過97軍一個團。
喬明禮部人馬雖多,但大部分都是潰兵、土匪、地主武裝和反正的偽軍,這些部隊不加以改造,很難發揮出戰鬥力。事實上,喬明禮坐擁八千人馬也只能打打游擊,哪怕是碰到日軍一個加強中隊都束手無策。
周參謀長笑道:“怎麼可能!張蔭梧再狂妄也不至於如此。依我看,他多半是想借助輿論的力量迫使我們讓出博野縣,並不是真的要跟咱們交手。”
鄭衛國眉頭一皺,心想這倒是有點兒麻煩。畢竟河北民軍也是軍政部明令認可的抗日武裝,自相殘殺總是不好。(未完待續。。)
ps: 首先向大家道歉,昨天的這個時候才更。其實昨天晚上我已經寫好了,但是鐵通網鐵不通,試到凌晨兩點還是無法登入,所以只好先睡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起眼的情報
“報告!”通訊參謀匆匆趕來,雙手遞上一份電報,焦慮道:“總司令,冀南方面傳來情報,稱河北民軍王長江部已經正式從山西陵川出發。照目前速度來推斷,不日即將抵達冀中。”
鄭衛國面色一沉,接過電報匆匆看完,隨手扔在桌上,憤恨地說:“張蔭梧也太不識抬舉了!給臉不要臉,我難道還會怕他不成?”
為了避免跟河北民軍發生衝突,鄭衛國特意致電張蔭梧,提出和平解決此事。為了體現誠意,還表示可以給河北民軍援助一筆軍費和武器,以幫助他們在太行山區發展。沒想到這個張蔭梧根本不予理睬,還四處宣稱要北上抗日,收復博野。
在王長江部開拔之前,張蔭梧還在山西陵川縣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出征儀式,並親自在會上講話,鼓舞士氣,宣稱什麼冀中是河北人的冀中,冀人治冀,還要嚴懲民軍內部的“叛徒”。同時,張又向戰區和軍委會申訴第四十一集團軍擅自攻擊友軍,破壞抗戰,要求軍委會予以嚴懲。
程政委拿起電報看了一會兒,皺眉道:“這個張蔭梧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了!看這架勢,真要跟咱們爭博野?”
周參謀長笑道:“不可能!張蔭梧這個人我瞭解,自以為是,又死要面子。他肯定是想借機多勒索我們一筆,順便把面子撈足。”
鄭衛國皺眉道:“我們提出的十萬塊大洋,外加一千條步槍的價碼也不低了吧。都夠他武裝一個團的了。這都不能滿足,他還想要什麼?”看在抗日的份上,鄭鬍子做些讓步沒問題,可要是想把他當凱子宰可不行。
周參謀長搖頭說:“總司令,依我看和平解決此事是不太可能了。既然他不願意跟咱們談,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王長江這三個團也吞掉,看他還怎麼跟咱們鬥!”
“呃,這不好吧?”鄭衛國顯得有些猶豫。吞併博野民軍和先遣隊還好說。因為是張仲翰和張存實主動投靠過來的。人家想當正規軍。想為抗日做出更大的貢獻,有什麼理由拒絕?可王長江部就不同了,沒有正當的理由怎麼能擅自攻擊友軍?
抗日戰爭中後期國內各派系確實沒少內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