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參謀長苦笑道:“說是兩個師,其實只是兩個空架子,105師和108師。”
這兩個師都是東北軍餘部。105師隸屬於劉多荃的49軍,師長王鐵漢,在九一八事變中率部打響了對日寇的第一槍。108師原隸屬於吳克仁的67軍,師長張文清。是一個悲劇人物。吳軍長陣亡以後,67軍被撤消番號,108師改隸25軍。
鄭衛國一愣,說:“委員長把這兩個師的人馬都抽走了?”
周參謀長嘆了一口氣,說:“不是抽走了,而是已經快打光了!總座這段時間忙,可能沒注意武漢那邊的戰事。唉,很慘烈,好幾支部隊都被打成了空架子。”
歷史在這裡出現異動,原本在武漢會戰中損失慘重的91師(由63軍縮編而成)變成了108師。而49軍的慘痛記憶則從39年的修水之戰提前到了38年的武漢會戰。
鄭衛國略一思索。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關節。於是點點頭,拿起電報又接著往下看。
委員長說從德國運來的軍火已經到了緬甸,讓鄭鬍子放心,中央是絕對不會佔他的便宜滴。說要一半就只要一半。不過冀察戰區已經有了這麼多軍火。中央就不另行補充了。因為現在到處都缺物資,能省一點兒是一點兒,請鄭鬍子體諒。
接下來。委員長又表示105師和108師傷亡這麼大,一時半會兒很難恢復元氣,中央拿不出多的錢來,一應消耗需要由鄭鬍子自行籌備。又說冀中搞“新生活運動”不是弄了不少錢嗎?委員長大度地表示這筆錢就不用上繳中央了,可以直接充作軍餉和將士們的撫卹。
鄭衛國暗罵一句,有些生氣地說:“委員長不愧是混過青幫的,下手可真夠黑的呀。要走我一半軍火不說,連軍餉也停了。”
周參謀長安慰道:“只停了105師和108師,反正這兩個師都成了空架子,也花不了多少軍餉,咱們好歹多了兩個師的番號不是?”又指著電報說:“總座,您別急著感嘆,下面還有呢!”
鄭衛國往下一看,委員長說武漢會戰現在打得非常慘烈,105師和108師就是最好的證明了。為了打亂日軍的部署,分散日軍的注意力,委員長希望鄭衛國在華北主動出擊,給敵後的中**人(包括哪些部隊,讀者可以自行想像)做一個表率。
“委員長這是想讓我們在華北發起反擊,以策應武漢方面的戰事。”周參謀長說:“總座,您打算怎麼辦?”
鄭衛國有些鬱悶,反問道:“那你怎麼看?”
周參謀長分析說:“從我軍的現狀來看,主動出擊是非常不明智的。我們現在看起來兵強馬壯,實際上是外強中乾,真正能拼能打的戰士大部分折損在蘭封了。所以我覺得能不打則不打,多休養一天是一天。可從全域性來看,如果我們不在敵後有所作為,武漢必將淪陷。到時候軍委會和輿論又責怪我們怯敵避戰了。”
鄭衛國搖了搖頭,說:“就算我們在敵後大舉反攻,能保證武漢會戰不失敗嗎?”
周參謀長想了一會兒,搖頭說:“難!依我看,最多拖上三、五個月。”
鄭衛國說:“這就是了,為了三、五個月的時間拼光部隊是不值得的。不過委員長的電報咱們也不能不理會,不然一個不聽號令,目無長官的帽子就跑不掉了,搞不好武漢會戰失敗的屎盆子還得扣在咱們頭上。你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周參謀長苦笑道:“總座,您這可是在為難我了。”
鄭衛國笑道:“人都是逼出來的嘛!”
周參謀長想了一下,說:“咱們主力部隊不能動,各軍分割槽的地方部隊是不是可以拉出來打一打?”
“地方部隊?”鄭衛國一愣,隨即擺手道:“不行!地方部隊的戰鬥力太弱,打不了什麼硬仗。”
收復河間之役鄭衛國是親自參與了的,河北遊擊軍雖然十倍於敵,但在野戰中仍然不是日軍的對手。若非孟司令員足智多謀,想出一個起花炮攻城的點子,能不能打贏還得兩說。
周參謀長解釋說:“咱們重在練兵,不需要讓他們去打什麼硬仗。其實是主力部隊也可以活動活動,畢竟戰鬥力都是打出來的,練得再好也不如打一仗有效果。”
鄭衛國猛然醒悟過來,連連點頭說:“嗯,不錯!參謀長,你馬上通知下去,晚上召開軍事會議。”
當天晚上。冀中軍區暨第四十一集團軍各部長官濟濟一堂。好戰分子馬彪興奮地嚷道:“總司令,是不是又有大行動了?”
鄭衛國笑道:“怎麼,養了幾個月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