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賀濟禮的情緒,哪怕心裡有怨,有恨,有委屈,也不能在他面前抱怨賀老太太或賀濟義半句,她這般小意兒地做媳婦,過日子,換來的卻是家中的通房丫頭懷孕了,還是靠別人來告訴的?
怪不得賀濟禮每每提起傻姑娘,都是抱怨她成日待在二妮店裡,不見人影子,原來是怪她在家的時間太少,不夠,不夠……孟瑤實在想不下去,一撐桌子站起身來,大聲吩咐道:“知梅,收拾東西,我要回孃家去。”
第一百九十二章 各有各的煩惱
知梅聞言唬了一跳,無事回孃家,乃是件大事,旁人大都會妄加猜測,以為該女子是為婆家所驅趕,更何況孟裡已然回了任上,孟府一位主人都無,孟瑤這時候回去作甚麼?她慌忙掀開簾子進來,問道:“大少夫人,裡少爺不在家哩,您真要回去?”
孟瑤雙目垂淚,道:“難道孃家也容不得我麼?”
這話有些沒頭沒腦,知梅斟酌著道:“大少夫人哪裡話,您未出閣時住的那幾間房,一直都留著沒動呢,就是預備著您回孃家時好住的。”
孟瑤面上方有了些喜色,道:“還是孃家可靠,你趕緊去收拾東西,咱們即刻便回。”她捨不得留女兒獨自在家,又吩咐道:“把小囡囡和奶孃也帶上。”
知梅心內猶豫,但嘴上並未反駁,應了一聲,轉身出去收拾包裹。她到底顧及著孟瑤的名聲,沒敢帶太多行李,只將衣裳略揀了幾件,小小紮了一隻包裹,讓人看起來只以為是孟瑤要去孃家吃一盞茶。
因行李幾乎沒有,收拾起來就快,不一會兒知梅便進來稟道:“大少夫人,都收拾好了,轎子也備好了,您準備幾時動身?”
孟瑤馬上站起來道:“即刻就走。”
知梅便上前扶了她,走到垂花門前。這裡已停了兩乘小轎,前面一頂是孟瑤的,後面一頂則是奶孃抱了小囡囡坐。孟瑤此時心煩意燥,並未留意跟在轎後的小丫頭只拿了一隻小包裹。知梅上前打起轎簾,孟瑤上轎坐了,連連催促,讓轎子快些到孟府去。
賀府在城東,孟府在城南,離得並不遠,轎子不一會兒便進了孟家巷,能望見孟府朱漆的廣亮大門和門楣上的金匾。孟瑤此時極為依戀孃家,迫不及待地掀開轎簾去看,卻驚訝地發現孟府門口有兩輛大車,看起來才剛停下不久,馬匹尚未卸下。
知梅在外亦是瞧見,驚訝道:“孟府並無主人在,卻是誰來拜訪?”
孟瑤在孟府前下轎,正疑惑,卻見一小廝自門房迎出,奔到她跟前躬身笑道:“大小姐,小人正要去賀府,您就來了。”
孟瑤望著馬車道:“怎麼?”
小廝笑道:“少爺回來了,讓小人去請大小姐過來說話呢,小人剛要出門,就見大小姐的轎子停在了門口。您同少爺顯見得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心有靈犀。”
“孟裡回來了?”孟瑤掩不住地驚喜,卻又有幾分擔心,這非年非節,上回又才休沐過,突然回來,該不會是有事罷?她這一擔心,再不肯耽擱,復身上轎,命轎伕徑直把轎子抬到了垂花門前。
兩名婆子接到訊息,已在門前等候,一個上前為孟瑤掀轎簾,一個則抱過小囡囡,領著奶孃等人到別處歇息吃茶。
孟瑤下得轎來,一面急匆匆地朝垂花門裡走,一面問那婆子:“少爺現在何處?”
婆子回道:“少爺才到家,剛換過衣裳,現在書房呢。”
以孟裡的性子,若在書房老實待著,不是為了學業,就是心裡有事,孟瑤一聽,腳下更是加快了幾步。她下了抄手遊廊,穿過月亮門,繞過影壁,一路行至孟裡書房門前,只見孟裡穿著一件家常藍綢袍子,帶著同色頭巾,正撐著胳膊託著腮,低頭坐在書案前,不知在想些甚麼。
孟瑤在門口停下,輕喚一聲:“孟裡。”
孟裡聞聲抬頭,驚喜叫道:“大姐,剛讓人去請你,你就來了?”
孟瑤笑道:“你那小廝最甜,方才還說咱們姐弟倆是心有靈犀呢。”
孟裡把她讓進書房,孟瑤在書案對面的梨花椅上坐了,孟裡則重回書案後坐下,命人上茶。
小丫頭端上茶點,朝二人福一福身,退了出去,書房中只剩了他姐弟兩個。
孟瑤先開口問道:“你不在任上,怎地卻回來了?”
孟裡瞧出她眉間的憂色,忙道:“與公事無關,我是告了假回來的。”
孟瑤稍稍放心,又問:“是家裡出了事?”
孟裡苦笑一聲,朝椅背子上一靠,道:“還不是為了我的親事,族長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