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堂內透過適當的增補方式,就可能將這種潛質挖掘出來。不過,這種挖掘潛質地過程要求非常細緻,就拿這件服裝來說吧,如果是一個人的話,需要至少七天的時間才可能縫製完成。而且,同一件裝備最多可以挖掘五次潛質,五次過後就沒有任何效果了。
聽完若妍地敘述,李湛恍悟。巧手堂這種挖掘潛質的形式與其它一些網遊的裝備打補丁大同小異。同樣都是需要裝備本身具有極品潛質,同樣都有挖掘次數限制,同樣都是為了滿足玩家們自己升級裝備的樂趣。
再看這件服裝的升級屬性,最高可以升到九級(一般就算極品裝備,大都也只能升五到七級),升級空間非常大,單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它的潛質絕非精湛而已,必是極品之列。
高興了一回,李湛和若妍走出四合院,開始視查村鎮。
雖然李湛穿著新式玩家服裝,不過村鎮內的玩家們大都只是駐足讚歎,並沒有多少人圍攏上前。原因是蹦迪的魚前天已經穿著玩家服裝在村鎮內外顯擺了個遍,玩家們早把新奇和羨慕投注到了蹦迪地魚身上,讓這小子無限風光,很是自得了一把。
李湛和若妍從四合院出來後,先來到建在生活區中心的市場。目前炎黃村鎮的經濟指數早已經超到12000的指標,市場已經完成升級建設,由初級變為中級,市場內的攤位由原來地二百個增加到五百個,商鋪由原來的三十個增加到一百二十個,並且由二層樓房取代原來地平房。
由於村鎮經濟繁榮,商品銷量日漸劇增,很多商人都看到了此間蘊藏的巨大商機,聽說市場翻建升級後,紛紛湧來村鎮,有很多商人甚至來自……外縣。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攤位、商鋪雖然增多,仍然無法滿足租憑需要的狀況。針對這種情況,李湛決定,先滿足常駐村鎮內的商人租賃要求,每人只能租賃一間商鋪或攤位。餘下的一百餘個攤位和三十餘個商鋪,採取招標的形式對處公開租賃。
此時的市場內,商鋪和攤位的招標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由蹦迪的魚和驢是的念來過倒二人主持招標工作,各個商人組織、協會、個人紛紛出價,競爭攤位和商鋪。村鎮內七大組織之一的職業商人協會,事前已經從李湛手裡得到五十攤位、二十商鋪的份額,此時協會老大職業商人和幾個手下正全力競標幾處旺角的商鋪和攤位。其餘大小商人組織和個人哪肯相讓,競價聲此起彼伏,人聲喧鬧,正應了那句商場如戰場之說。李湛和若妍站在外圍看了看,二人相視一笑,為村鎮經濟的繁榮大感欣慰。看了一會兒,二人走出市場,出了西門,望西南方向的農田走來。
經過頻繁耕種和精心飼理,此時村鎮外圍的這些開荒地已經變成了真正的良田。村鎮現有農夫一百五十餘名,每名農夫平均承包約三畝農田,每畝農田日產糧食約六十五單位;這些資料疊加在一起,每天村鎮產糧總量就是三萬左右。
三座風車磨坊和一座水車磨坊一天磨製出來的食物約一千左右,消耗食物近三千。餘下的二萬多糧食直接賣給糧販(市場價:50糧食/1黃金,批發價60糧食/1黃金,大批次交易價67糧食/1黃金),由碼頭工人裝運上船後,運到黃河以北的地區,從中賺取差額利潤。光是賣糧食一項,就為炎黃村鎮每天賺取近四百黃金。江南的富庶確實名不虛傳。
農田周圍聳立著十餘座箭塔,每隔數百米就是一座,密集程度令初來此地的每一位玩家咂舌。這是李湛此前吩咐鄭軍特意修建的,目的是保護農夫們在遇到突發情況後,能夠立即躲進箭塔裡避險,甚至可以攻擊敵人。
李湛領著若妍走在田埂之間,不時和農夫們閒談一會兒,聽聽農夫們的意見。若妍在一旁悉心留意著李湛和村民們交往的經驗,這是李湛事前囑咐過她的,因為李湛做了代縣尉後,必然要抽出很多精力管理縣內的治安問題,這樣一來,村鎮內的大多數事務就必須交給若妍來打理。小妮子剛開始很是不情願,不過李湛做業務經理練出來的三寸不爛之舌也絕非徒有虛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陳說利害,最終若妍架不住連番攻勢,總算答應下來,把村鎮裡的民生經濟全部接管,至於武器和防具生產方面仍然留給李湛。而帶兵巡邏、練級、訓練、學習技能的任務,就交給蹦迪的魚來完成了。
從農田走回村鎮,李湛和若妍又來到聯合作坊、服裝廠兩處重點檢視了一番。皮甲和服裝經過這些天的全力生產,庫存已經非常可觀。制式皮甲存量達到一百餘件,獸皮甲存量近三百件,服裝存量更是達到三千餘套;另一方面,鄂家村的服裝生產也初具規模,日產合格服裝約七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