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轉為地方守備部隊的軍官,自然也是鐵桿嫡系,像後來隨蘇林一起補充進剿匪部隊的阿德南、霍爾都屬此類;相對而言,那些從蘇拉星域招募不久的軍官,就只能算是嫡系裡的雜牌了,狄安和美娜都屬此類。
因為邦聯軍事委員會只給了蘇拉星域的地方守備部隊三萬人的編制,所以蘇氏財閥私軍中的最高長官也僅為少將軍銜,這被蘇氏財閥的閥主兼任著,准將銜只授給閥主的直系血親,比如家族未來的繼承人蘇林,而旁系血親最高也只能授給上校軍銜,鐵桿嫡系最高也僅僅是中校而已,至於作為嫡系中地雜牌的狄安,本來最高只能給予少校軍銜的,但因為他的戰功卓著,而且他很得施泰因上將地賞識,所以才破例晉了中校銜。不過,他在晉升為中校後,具體職務卻未發生絲毫變化,仍任第601驅逐艦大隊的大隊長,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蘇氏這個老牌財閥那異常僵化的人事變動了。
因為在休整期間,許多小財閥撤出了剿匪部隊,所以蘇氏除了正規的三萬私軍陸續全部都補充進了剿匪部隊之個,還有許多頂著其他小財閥私軍番號的安保部隊也進入了剿匪艦隊,當然,蘇拉星域的地方安全也能放棄,不過沒有問題,蘇氏很輕易就能從各下屬企業組織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安保人員,完全可以維持。
安保部隊的裝備是受嚴格限制地,比如,戰艦長度不得超過3000米,不得裝寸以上口徑的艦炮,不得裝備反物質魚雷,不得裝備轟炸機……但這對蘇氏這樣的老牌財閥來說,完全不是問題,既然戰艦不能超過300,那人員輸送艦隻超過這個限度就沒有問題了,人員輸送艦隻?那明明是戰艦來著,拜託,有武器地叫戰艦,把武器拆掉後自然是人員輸送艦隻了。既然不讓裝備以上口徑艦炮,那投入巨資研究出來的高能、超遠射程的艦炮自然不在限制之內,有人說並聯安裝的兩門這樣的炮,火力就已經超過一門5寸口徑的艦炮了,更何況往往是幾十門並聯安裝在一起,但那些財閥們打死也不會承認他們違規的。至於反物質魚雷和轟炸機,就更簡直了,魚雷一般特指的是直徑211寸以上的反艦導彈,他們生產20寸地就不算違規,大不了把彈體造得長一點兒,威力也不會差多少的;至於轟炸機,你管我造多大呢,反正不在這種艦載機上掛載炸彈或對艦、對地導彈,就只能叫殲擊機或攻擊機,而不是轟炸機,有人說他明明看到這些所謂的“殲擊機”投彈了,麻煩擦亮眼睛好不好,那投的明明是副油箱啊,至於副油箱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威力,呃……可能是地勤人員裝錯了吧,本來應該掛副油箱的,結果掛成炸彈了……
所以那些安保部隊的火力實際上並不弱,訓練程度上也馬馬虎虎,所以隨時都可以轉成現役的部隊參加作戰。
現在也就是《地方守備法》剛剛透過沒多久,各地財閥還不敢作的太過明顯,相信用不了多久,各地的安保部隊就會掛上地
部隊地番號,一支三五萬人的艦隊實際有可能編入十一支一兩萬人地分艦隊,實際上有可能編入三五萬人。因為如今的邦聯政府明顯是中央積弱,而各地方強勢,相信就算邦聯軍事委員會明知道各地財閥地貓膩,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故作不知道的。
在施泰因上將地這一階段練兵計劃進行完畢,各部隊並完成了休整之後,施泰因上將就開始著手進行下一階段的兵力合成作戰演練了。
在代號為“刺蝟”的作戰行動中,進行作戰的最大單位僅僅是分艦隊而已,一兩萬人頂天了,主力艦隻也就一兩艘,所以在下一階段,他就著手讓各部隊以艦隊為單位進行更大規模的作戰。
分隊往往是以一艘主力戰列艦或一艘重型或中型航空母艦為核心,包括大量的護航艦隻和輔助艦隻組成的作戰單位,而艦隊則往往由作戰任務不同的幾支分艦隊組成,包括一到兩艘主力戰列艦,一到兩艘重型或中型航空母艦,數艘輔助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和中型或輕型航空母艦,十數艘重型或輕型巡洋艦,幾十艘驅逐艦以及包括運輸、修理、補給、醫院船等在內的輔助艦船。
在部隊的整合過程中,狄安管理的人數倒是增多了,實際職務獲得了提升,被任命為第60艦聯隊的聯隊司令官。這倒不是因為他特殊,或者蘇氏軍團的上層突然良心發現,給狄安一個適合他軍銜的職務,而是因為部隊的規模突然擴大,而邦聯軍事委員會批准給各地方守備療隊的各軍銜數量是有限的,但因為部隊規模地擴大,所以整隻部隊中普遍出現了低銜高配的局面。
狄安以中校軍銜任一支驅逐艦聯隊的聯隊司令官已經算是最高的軍銜了,像其他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