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下林峰的管理介面,後勤上兩個要求,一個是採集編繩的材料到渡河點,另一個是採集水果和運送大本營的乾糧到渡河點,看樣子他們是打算在這個點上渡河了。
從安排大部隊砍樹的情況不難猜測他們的過河方式,就是讓四、五位族民抱著略大點的圓木下水,前後互相保護,頭尾控制方向利用水流斜漂過去,在目前條件下這不失為一個安全又快捷的渡河方式;
編繩的作用應當是綁紮那些小一點樹幹做成木筏,可以增加過河速度和安全性,而且也能保證後勤人員和物品的持續運送。
“圖騰點有沒有NPC守衛?”我問道。
林峰點頭:“有20名不可重新整理的NPC守衛,單兵作戰能力比常人要強一點,主要是為了防止出現使用一個偵察人員騷擾式佔領的情況發生!”
我不由點了點頭,這樣的話如果換成我指揮,也應當是這個戰略意圖,先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地運送人員到對岸,站穩腳跟保證後續人員的跟進,然後力爭在對方沒能佔領我方圖騰點之前將之攔腰截斷,保護圖騰點之後返身進行壓制性打擊,直到奪取對方大本營;
因為從我們所收集的情報看,放眼西南地區還真沒有一個部落在人數上可以和我們相比的,而且我們部落又名聲在外,在這樣原始的作戰條件下,誰都不會笨到和我們打交手戰;
因此得知是對手是夢部落後,90%以上部落都志在搶分,一定是用主力部隊馬不停蹄地攻往圖騰點,在這樣必須過河的地圖上,我方為了全勝不得不強行渡河,用這種砍木頭斜漂方式過河勢必浪費一定時間,基本上在我方集結優勢兵力之前對方都能到達我方圖騰點,我方所能做的是儘量減少損失。
看著忙碌的人群我問道:“那分數怎麼算呢?”
林峰略微向我靠了一下說道:“一場總分是3000分,攻下圖騰點500分,攻下大本營是1000分,作戰及持續佔領對方圖騰點會產生相應積分,攻下對方大本營且己方圖騰點和大本營自始至終沒有損失為完勝,可以拿到至少2500分……”
“那如果打下大本營的同時又拿了對方圖騰點且己方圖騰點和大本營自始至終沒有損失呢?”我好奇地問道。
林峰迴頭對我笑了一下說道:“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至少2500分的原因了,滿分是3000分,但輸的一方在反抗過程中總是要分一點去了,所以這樣做只能讓勝方的分數盡最大可能向滿分靠攏,但永遠達不到3000分!”
我想了想又問道:“那如果雙方都不主動出擊耗到時間結束不是一邊可分1500分?”
林峰笑得更歡:“你真是個問題兒童!這樣的話可能是雙方積分為零,噯!你是不是又想問如果兩邊假裝對戰一番是不是可以平分總積分?”
我不由自主點點頭,林峰一副就知道的神情:“哈!所以我們又規定,雙方沒有成果的話就只有作戰產生的分數,這樣不就解決了!”
看樣子想得也蠻周到的麼。
說話間遊戲裡已經接觸上了,過河人員將對方一名沿河偵察的人員消滅了,這個在遊戲中也等於暴露了我方大致方位,莫如是倒也不急,指揮過河人員集結向西運動,而他的下一個指令卻出乎我意料,居然是下令架設浮橋!
這樣短的時間怎麼可能?
幾個斜漂過去的人腰上還綁著細繩,到了對岸後繞在樹上作個借力,把更粗的繩子拉過去,幾根粗繩作為浮橋主支撐拉好後,時間已經過半,而對方已經開始進攻我方圖騰點,第一批運動過去的渡河人員在對方進攻第一時間開始發動騷擾性攻擊,意圖是吸引對方主力回頭以拖延時間。
而我方在自己岸邊高速向前的那支分隊也到達對方圖騰點開始進攻,不過莫如是還是穩妥地沿岸佈下崗哨,讓對方無法過河,避免後方被偷襲。
“這個浮橋有加分嗎?”我大惑不解。
林峰迴答道:“沒有!運送物資和人員吧!”
應當講浮橋比在水上漂的方式要安全而快捷一點,但是估計浮橋架設好時,這仗也差不多結束了!
對方分出一部份人應付我方的騷擾性打擊,主力部隊毫不猶豫地全力攻打我方圖騰點,圖騰點很快就陷落了,而我方攻打對方圖騰點的部隊在將對方NPC守衛殺至最後一位時快速退卻了,留下5個人在邊上休息其他人跑到河邊砍起樹來;
我看到這裡笑了笑,這個莫如是胃口還真是大!
這邊打得歡,那邊渡河也是雙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