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度卻是這些太監看沒人重視那裡自作主張了。

寧涵知道莊皇后已死,如今十一的性命應該無憂,於是只告訴十一他的母親已經去世,父親健在還是一國之王,並有許多兄弟姐妹,讓他住在那裡並不是父母所為。十一聽了並無多大表情起伏,只是靠著寧涵緘默不語。寧涵讓十一和其他兄弟姐妹們一起學習和說笑,一心想讓他漸漸快樂起來。其他人雖然詫異死而復生的兄弟,但是皇室子弟大多敏感謹慎加上信服寧涵,都一一答應暫不外傳。寧涵看著幾天來在掬心齋好吃好睡的十一天天笑容滿面,臉色也開始紅潤起來,慢慢地會和其他人交談幾句,不再象第一二天那樣依著寧涵怯生生地不發一言。她心中嘆了口氣,昭帝那裡還不知道怎麼去回這件事?回了後會有什麼反應,對十一是好是壞都是個未知數啊!

第二十四章 小美人魚(一)

寧國昭帝蕭臻早已年過半百;膝下子女雖眾多,但對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視。近來幾位小皇子的太傅幾次向他提及,皇子們時常請假,但是教他們的功課卻回答得很是圓滿,還有獨到的見解叫人詫異,不知是何緣故?昭帝本欲招齊他們詢問一番,可近來朝中卻有不少事情發生,致使他暫時把這事放在腦後。

朝中有憂有喜,憂的是良威城一帶幾地俱是大旱,百姓流離失所;而寧國境內最近多了個殺手組織,短短几十日竟有五名官員和三名富紳被殺,無一捉到兇手,弄得人心惶惶。喜的是最喜愛的三子從烏孫邊境凱旋歸來,今日就到朝陽。想起自己最喜愛的兒子,昭帝也不由在心中嘆息:自從愛妃瑩妃故去後,在外十年才回宮的蕭天璟變得沉默寡言,對自己也沒了以往的親熱,待父如待王,有禮卻疏遠,還年年請兵東征西討。自從去年在邊境大敗烏孫國後,聽聞他負傷,急急傳詔讓他返京,不知何故卻一直不肯。多次傳詔又派遣御醫去邊境,時隔一年才等來了他們班師回朝。

昭帝想起往事,總覺得心中對愛子有些愧意,現在率領文武百官在禁宮門口親自迎接,希望也能稍稍緩和些父子關係。正在思忖間,已有人來報:三位皇子率領鐵騎軍已經到了。隨著威沉的馬蹄聲,腳下大地微微震顫,長街的盡頭閃出一隊整齊的騎兵。步法沉穩,旗幟鮮明,當前三員大將俱是身著白衣銀甲,身後騎兵卻是玄衣玄甲,雖然人數上萬,卻沒有一絲紛亂,叫人感嘆領軍者練兵之精,治軍之嚴。

騎兵們齊齊勒住韁繩,甩鞍下馬,拜倒在地,齊聲叫道:“參見吾皇,吾皇萬歲!”上萬人整齊洪亮的聲音迴盪在禁宮外,叫人心神一振。昭帝喜形於色上前拉起三個兒子,一一看去,連聲說道:“璟兒傷全愈了吧,人瘦了些,回來一定要好好休養調息些日子。”一旁的九皇子早朗聲笑道:“父王放心,這回定讓二哥在京中多留著時日!”蕭天璟卻只是淡淡點頭答應。昭帝轉身帶著三個兒子踏進宮去,一旁的左相莊維明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太子,也跟著去了。太子蕭天瑄斯文俊雅的臉上仍帶著一慣沉穩的笑容,彷彿眼前這一切並不代表什麼,隨後緩緩跟去。六皇子蕭天琉不等太子起步已經跟在三位兄弟後面,而剩下的三皇子蕭天珉和五皇子蕭天琪交換了個眼色才施施然地跟上去。

興高采烈的昭帝早早散了朝議,帶著幾個兒子換過常服登上了落日湖上的畫舫。畫舫中九皇子飛揚地笑說著這一年來的戰績或是趣事,其他兄弟也湊幾句熱鬧,只有蕭天璟一臉漠然望著船外默不作聲。八皇子蕭天琛知道他的心事暗暗嘆息正要上前,突然蕭天璟站起身對昭帝說道:“兒臣想到掬心齋一趟。”眾人往船外一看,果然看到岸邊竹林掩映中的掬心齋。昭帝知道蕭天璟一向愛惜自己母親留下的書籍遺物,這麼多時日不見必定想念,於是吩咐宮人把畫舫往掬心齋後的碼頭開去。一邊想起幾個小兒女經他同意時常在掬心齋中借閱書籍,又讓內務總管梁福找人整理,笑道:“璟兒,你這些日子不在,你的弟弟妹妹們時常在樓中借你母妃的書看呢!朕命人好好整理了一番,如今正好去看看。”

眾人魚貫地上了岸,還未走近,卻聽到掬心齋中傳來一陣歡快的笑聲。眾人一愣,走近一看,透過一樓的雕花窗欞間隱隱約約看到幾位小皇子公主們坐在各自的書桌後開心地笑著,桌子前方站了一個身穿宮女服飾的女子。隨行的總管太監梁福正要上前叫喊,昭帝手一擺止住了他,輕聲說道:“先聽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眾人於是不發一言,俱站在窗邊安靜地聽起來。

只聽樓內那宮女說道:“好了,大家對太傅的問題還有什麼疑問嗎?”“沒有了,你一解說都懂了。”眾人認得是十二的聲音。接著又聽十五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