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歸家。文嬸子倒是也想通了,不再拘著小荷,再來小荷向來的也有分寸,就讓她自由自在的跟著穀雨一塊逛。
新橋通橋那天,莊子裡比過年還要熱鬧,要不是莊子裡沒有太多餘錢的,趁著這股興致,都想請個戲班子唱上一日兩日的,不過最後還是請來了舞獅子的,在那又是炮竹又是敲鑼打鼓的很是熱鬧,莊子裡沸騰了。
熱鬧了一整日的,興致仍舊的還在。也都還不罷休,莊子裡雖然沒有餘錢大擺筵席讓所有的人都去吃的。但是也不是沒有辦法大家聚在一起。
別的東西沒有,地倒是不缺的,於是的就選在了村頭這一片地上,一溜兒的擺著桌子,看著很是壯觀,只是要是走到近處一看,卻是發現這些桌子高低不一,色澤木頭跟做工什麼的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一條腿上頂著新鮮的木條,看著就是勉強湊合用的,有的卻是用桐油細細的打理過,有的已經看不出究竟原來是什麼顏色的,中間幾張桌子稍稍好一點,一邊還安著凳子,其餘的就是光禿禿的桌子罷了,正中間還有一隻大大的豬頭,是柳壩子送來的……這不是別的,是大家沒有辦法之下想出的百家宴。
各家各戶的主婦都忙開了,多的三五盤,少的一兩個,不管什麼的做上一點也是不論,也有的幾戶人家一起行動,比如江氏就跟著王氏許氏一起,在那細細思謀著要做上什麼菜的,既要考慮分量也要好吃,最終的許秦氏做了一個糖圈,油鍋兒在後院撐起,前邊的人在那做好,她就負責炸,芝麻撒了一層,炸起來看著金黃油亮的,又酥又脆又香。剩下的江氏在那燜蹄筋,一個個都砍成很大的一塊,說是到時候還讓孩子拎著去吃。剩下的還做了一些米糕什麼的,穀雨自己泡的酸菜也不多麻煩了,直接的一個罈子搬出來,到時候拿上一摞碗的,每隔幾張桌子的擺上一碗,讓大家嚐嚐新鮮也好。
大人們忙得很,小孩子卻是鬧得慌。他們還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在這片地方他們最是自在,穿東家進西家的看大家準備的是什麼吃食,然後又去另一家裡報到,誰家有什麼吃的他們都差不多知道,也不好意思靠近去要,只是眼巴巴的張望留著口水的看好,只等著到時候東西一拿出來放在桌子上就去抓的。
穀雨家裡油炸東西的香味飄得老遠,燜蹄筋也香的誘人,只是他們在後院準備,前院聚集的娃兒只能的從香味之中判斷究竟是什麼東西,一晃眼的人就散了,相比較這些聞到的香味,他們更喜(3UWW…提供下載)歡看著人家是怎麼做的,沒準還能得到一些先減饞的。所以許秦氏把頭一鍋起鍋的糖圈放在簸箕裡端出來的時候,院子裡已經沒有人了,只好的回去繼續忙活。
等到各家各戶的菜都上的差不多了,漢子們圍著坐在中間的一些桌子上喝酒說話,臉上泛著光,說的再多也離不開這田裡的收成,慢慢好起來的日子一類。婦人們就操心一些,看見孩子手髒了要說幾句,東西被抓掉了也要收拾收拾,卻也是開心的,一群群的吃著東西說著誰家的手藝好,誰的東西分量足,誰太摳門,只拿一盆子酸菜的也湊合……
這麼個吃法,一直的從上午到日落西山了,才罷休。漢子們醉的東倒西歪,孩子跟在後面聽那些平日裡聽不到的話語,抿著嘴巴樂,婦人們收拾地方,把自己家裡的桌子認領好搬走,鍋碗盆瓢一類的爛了一些,也丟了一些,好在也只是嘟囔幾句,沒有誰真正去計較太多。
這才散了場。
相比較這百桌宴的熱鬧,李得江遷入新居的時候就簡單了很多。
瓦房就建在二叔公院子跟原來李家院子的中間,原來是菜地,李得泉建成了瓦房,院子也是現成的,屋子裡的東西都是新的,透著一股泥土氣息,瓦背像是魚鱗一般,很是氣派。李何氏一輩子都想著建瓦房,哪知道二兒子倒是先建好了,老屋子那邊還是半廈子住著。
況且因為得江搬了新房子,那邊的張氏說立秋大了想著要下來,還有立春立夏也是要成親的年紀,不能的沒有一個容身的地方。陳氏卻是不同意的,說以後自己豈不是生了娃兒連個房子都沒,難不成的要住著柴房?現在立春立夏已經住著一間屋子,立秋原來跟巧娥一起住,等她出門之後自然的有屋子給立夏的,那得江那邊自然的應該是自己要的。
最後爭執不下,李得江有些發怒了,說怎麼的得泉沒有屋子,那房間留著給驚蟄住,現在的得泉跟穀雨小滿王氏一塊兒住瓦房,即便的沒有人回來住了也不讓他們住的,不要惦記,要吵隨便他們吵去!
這剛剛刷過石灰的牆壁還有些氣味,屋簷下用修橋時候的石料鋪開了,屋子裡也是新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