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腿的。
此後的五年裡,大梁一直在草原匈狄貫徹了民族政策,成功地將草原納進了大梁的版圖,匈狄族人和赤眸族人,千越人成為大梁的少數民族。這五年之內,文帝漸漸淡出了大梁政治的舞臺,大梁的政權不著痕跡地轉移到了平安手裡。五年裡,國債逐漸地償還,由於前期有文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面有平安不遺餘力地繼續推行改革,讓大梁越來越國富民強。
當大梁在逐漸強盛時,東杞也是逐漸強大起來,原南邗的地界本身就是魚米之鄉,姒恭毅有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她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下,東杞很快就擺脫了原南邗千瘡百孔的窘境。平安之所以在病好之後沒有意氣用事發兵東杞,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沒有十足的把握,平安不願意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將大梁輕易地帶入戰爭。當然正是因為平安的這一舉動,讓文帝終於可以放心地將大梁交給平安,一個有著清醒頭腦的帝王才是文帝真正喜聞樂見的。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戰爭的準備
第四百一十一章戰爭的準備
既然東杞和大梁都知道這一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雙方也都在爭分奪秒地進行著戰爭的準備。在東杞,當初青蓉偷回幾乎所有大梁的軍械方面的資料,在對南邗的戰爭中,可謂是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東杞不是沒有能人,在這之後的時間裡,東杞便是將這些軍械不斷地改良,現在東杞人對自己的軍械有著強大的信心,或許勝不過大梁,但是和大梁平起平坐那是沒有問題的。
東杞還有著地理位置上的天然的優勢,如果兩國開戰,水戰在所難免,而大梁地處西北,要說會水戰,東杞人那真是會都笑掉大牙了。相對的,東杞如果想要戰勝大梁,那麼就必須有彪悍的騎兵,為了應付將來的騎兵作戰,東杞一直在做著這方面的準備。當然,姒恭毅不會想當然地認為大梁就對水戰一點準備都沒有,但是她有信心,相對於騎兵而言,水兵要難訓練的多。
這些都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姒恭毅最擔心的是從兒子姒青蓉回到東杞之後,東杞在大梁的密探就一點訊息都探聽不到了,這當然並不是說對於大梁內部一點訊息都沒有,什麼平安找礦藏啊,平安救七七啊,七七走了,平安生病啊,這些都是有訊息傳回來的。
姒恭毅也曾經根據這個訊息派人潛進大梁內部想要劫持七七,結果這些人就了無音信了,想來大梁吃一塹長一智,對於這樣的事情不但能很快的發現,也可以迅速做出反應,解決起來也熟練的很。姒恭毅倒並不在意這個,畢竟是大梁境內,連姬平安都找不到七七,自己只不過是派人去撞一下運氣而已。
姒恭毅擔心的是,大梁軍事基地居然連一點訊息都傳不回來,就算是傳回的訊息,也是說軍事基地沒有研製新的軍械,大梁現在的軍事基地,除了製造常用的軍備之外,很長時間都沒有什麼新的軍械上的突破,相比較兩邊的軍備,現在反而是東杞略勝一籌。這恰恰是讓姒恭毅感到不安的地方,依著姒恭毅對平安的分析,姬平安這人天縱奇才,簡直就是開創先河之類的人物,她腦子裡的奇思妙想簡直可以顛覆一個國家,或者說是建立一個帝國,現在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這真是匪夷所思。
就這個問題,姒恭毅曾經問詢過兒子青蓉,青蓉自從從大梁回來之後一直都有點鬱鬱寡歡。姒恭毅心懷致遠,對於兒女情長甚至於子女情分上都是淡漠的,然而這個第九子卻是入了姒恭毅的眼,她覺得這個兒子最像自己,在資料整理和分析上,以及事情的運籌帷幄上都和自己有非常相像的地方,如果這是一個女兒,姒恭毅一定會大力栽培,可惜了是個兒子。
男孩子在情感方面真是麻煩,這並不是說現在的姒青蓉不能做好事情,相反現在東杞模仿大梁建造的軍事基地,現在都是姒青蓉在管理。但從姒青蓉身邊的人彙報上來的小心,姒恭毅知道姒青蓉對那個姬平安動了真情,姒恭毅在想是不是應該找個人把姒青蓉嫁掉,就嫁個普通的人家吧,算是對他那趟大梁之行的報償。
彷彿是知道母親的心思一般,姒青蓉始終沒有手上所有資料都交給姒恭毅,讓姒恭毅覺得青蓉始終有利用的價值,這婚事便一拖再拖。青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糾結什麼,其實一直以來能嫁個普通點的人,是自己的心願。可是每當想起這樣的事情,青蓉都會想起那個遠在大梁手裡捧著鮮花,傻傻笑著的女人,想起她對自己毫不設防的信任,想起她溫柔的笑容,想起她尷尬撓頭的樣子,想起她發脾氣時亮閃閃的綠紫眼眸,最後不可避免地就想起那天冰窖裡,她那決絕的模樣,那時候不覺得,現在的青蓉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