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弱點,也許在當時沒有多少人發現,但是在聯賽過後誰都知道。紀寒天會不去想辦法彌補嗎?他並不是對投籃完全無愛,而事實上,他根本沒有那個時間。
投籃需要的是一種慣性,一種對於出手,對於籃球和距離掌握的慣性。紀寒天有三個月的時間去訓練,相信他應該也做了很多有關於這方面的練習吧,而看他的樣子,似乎他開始想辦法去豐富自己的進攻套路了,僅僅依靠一個突破分球,總有一天會被別人擋住。
紀寒天的步伐錯落有致,他努力在模仿自己印象中那些射手們出手前的動作。
當歐陽上智終於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他離紀寒天的距離已經足夠紀寒天安全出手了,他急停而止,那種從動到靜的瞬間變換讓場邊的觀眾有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感。
動作雖靜了,但慣性還在,他就這麼順著慣性越了起來,左手託球右手護球,雙目緊盯著幾米開外的籃筐。
在這一次之前,他在籃球場上也有過不少跳投,但是他沒有一次像現在這樣寧靜。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想起有一次自己和李凡的聊天,他問李凡為什麼他的命中率可以保持在一個穩定的高度,他記得李凡的回答是——因為每一次出手,我都相信我可以進。
李凡可以,我也可以。紀寒天的大腦裡再也聽不見一點聲音,他全部的注意力都已經放在了自己的身體,籃球,還有籃筐上面。
“我一定可以進的。”紀寒天輕聲喃喃道,“去吧,籃球。”
他頭一次柔和的感受著籃球表面粗糙的手感,那麼的熟悉,那麼輕盈。
在現場所有觀眾的注視下,身著黑色球衣的南川七中十三號就在一次加速突破的過程中突然急停而起,他的姿勢在很多人看來顯得有些奇怪——因為他是左撇子,籃球被拖在他的左手上,就像在看鏡子一樣。他的身體自然且舒展,絲毫沒有一種因為急停而彆扭的感覺。
他輕柔的撥出籃球,就像是撫摸著大地一樣虔誠。
歐陽上智的瞳孔驟然緊縮,他從來就不知道紀寒天有急停中投的能力,不管這一球進不進,他在紀寒天這一次投籃上面突然有一種強烈的不安的感覺。
籃球離開紀寒天的指尖,飛向天空,飛向並不遙遠的目標。
方元書攥緊了他的拳頭,他知道紀寒天這三個月的苦練終於要展現其用處了,這也將是南川最後一張底牌。紀寒天終於覺察到了一種他不得不出手的時候,因為他再不做一點什麼來挽回南川的信心,他們就要被強大的北陽擊垮了。
(晚上還有一更。)
第二八六節 鏖戰秦淮之南川的無奈(下)
“耶!”張子軒突然一下來了精神蹦起來高聲呼道。
不僅僅是張子軒一個人,南川的替補席所有人都狠狠的為紀寒天捏了一把汗。
但是到頭來,他們還是不得不承認,這一個進攻實在是太精彩了,這是紀寒天第一次堅決的單打歐陽上智,用假動作把他騙開,然後漂亮的急停跳投。
雖然也只有兩分,但是這兩分的作用卻是定軍心的兩分。至少讓球員們明白,他們還能夠得分……因為在繼尹雲和李凡一人一個接妙傳出手之後,北陽的人盯人已經越來越緊了。
李凡甚至已經感覺自己被對方的十號球員防守到無法動彈,別說是出手,可能接球都成問題。十號是任子辰,北陽的下一任領軍者,以他的個人能力拿下李凡這樣的新人是絕對不成問題的——即使李凡的進步是一種跨越式的一日千里,但是和真正的全國級得分後衛比起來,差距仍然是猶如天塹。
楚辰希依舊在江漁的陰影中想辦法來回的跑動尋找機會,但是江漁凌厲的眼神和防守的強度讓楚辰希感覺自己完全是在白白的浪費著體力。
南川七中原本表現的一直搶眼的外線都如此了,跟別談他們臨陣磨槍磨出來的內線。
杉羽是一個沉穩而傳統的中鋒球員,而且他還和曾經與尹雲交手的南川四中的張陽不同。張陽由於和他的搭檔姜哲在一起的默契太強,卻導致他和其他內線球員的配合會不合拍。而且他的人高馬大,身體僵硬不靈活,失去了姜哲的掩護他就是一個另類的漏洞——那才是南川七中能夠在最後時間反敗為勝最為有力的原因。
但是杉羽完全不一樣,如果要說起來,他便是屬於一個人苦練自己的技巧最後表現突出被選出來的中鋒,在北陽的三年,他的搭檔一直都在變化,而且就算是前兩年,他的內線位置也異常的穩定,雖然不一定每一次都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