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行義吃了一驚,道:“你居然不知道這裡是皇宮?!大唐的皇宮啊!”
御書房。
作為皇上御用書房,此處自然是各種珍貴典籍收藏之所,自然整潔得一塵不染,所有書籍分類堆放得整整齊齊,每一疊書,其間隔均勻有致。因這裡也是皇上批閱奏摺的地方,自然也不能顯得太過狹窄,大部分地方是空出來供書案桌椅所置,兩盞黃色籠燈放在兩根撐杆上,裡頭點著手指長的蠟燭,火光抖動。案臺兩旁有兩根支柱,各掛有如恭敬奴僕的黃色布簾,只要把栓繩拉開,它便會輕輕垂下,把案臺遮蓋上,也不知有何作用。
房中只有二人,一人便是當朝丞相李林甫,另一人自然是大唐國君,萬人之上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一身龍袍,滿臉肅容,一雙精目閃爍厲芒,一旁低著頭的李林甫默然不語,但那老謀深算的眼睛中卻像在盤算著什麼。
“丞相,你對此事有何看法?”李隆基淡淡問道,李林甫對此問題似乎早有預備,胸有成竹地道:“稟聖上,微臣今日在大殿之上已指出,此事疑點叢叢……”
“朕不是說這個,”李隆基冷然道,李林甫一愣,任他舌燦蓮花,也不知如何接下去,也不敢貿然亂說。
“朕自然知道,就連咸寧太守趙奉璋也上書至此,力陳陳如風和江晟天二人搗滅了咸寧一個販賣孩童的罪惡之幫,絕不會盜劫貢品的。朕也認為此案是案中有案,鬼首的判案,確實是較為武斷。不過,在鬼府之中的十二人現在均受重傷,丞相認為現在該如何是好?”李隆基問道,李林甫心念急轉一番,不慌不忙地答話。
“微臣認為,此案需恐怕需交由皇上您親自審理,他們在皇上您面前,也必定會老老實實地交待一切,不敢冒犯皇威。”李林甫恭聲道。
李隆基聽後,皺眉思索,李林甫也侍立在一旁,御書房重新陷入一片靜默之中,君臣二人,一人眉頭緊皺,一人臉帶笑容,恭敬至極。
“好吧,就照你的意思做,待他們傷愈後,朕便在金鑾殿審理此案。不過,鬼府之中離奇地傷了十二個人,此事丞相認為可需徹查?”
李林甫低首道:“皇上,微臣認為,盜劫貢品的案件更為迫在眉睫。畢竟,這次風波之中也沒有鬧出人命,可能只是發生了普通的打鬥而已。而天竺貢品的這案子,則關乎我大唐國體啊!”
李隆基也沒有點頭,只是眉頭鎖得更深,把目光轉到整齊排列的書架之上,再不發話。剩下李林甫在一旁靜靜地立著。
“天竺……”李隆基默唸道,眼神變得深邃如淵。
太醫未至,一白衣男子已是跨過門檻走進房中,直往床邊奔去。
陳如風看著來者,眼中一熱,盪漾的淚花滿盈眼眶,“韓大……哥……”
關行義識相地退到一旁,韓陵伸出手掌,止住了陳如風說話,半跪下來,伸出一手按在陳如風的胸口上,閉目運功。
一股如甘泉一般的流勁從陳如風的胸中往上奔流,把那股堵在陳如風喉嚨上的氣衝散,令陳如風的氣喉舒展開來,令他終於能開腔說話。
“謝謝……”陳如風感激地道,韓陵含笑搖頭,道:“一場兄弟,不用那麼客氣。”
陳如風想坐起身來,卻全身無力使出,一旁的關行義看出他意圖,連忙伸手扶起他,讓他背部挨著床頭,陳如風自身也使勁配合,勉強使上半身靠在床頭上。
“韓大哥,晟天他……”
“放心吧,他只是受了些皮外傷,並無大礙,反倒是你,內傷不輕,幸好宮中的御醫醫術高明,再加上你自身的真氣修煉,恢復進度還算理想。”韓陵道。
“是啊,這幾天你就放心在這裡好好休息吧。”關行義笑著露出一排雪齒道,他的噬日伏虎刀卻不在身旁,大概是進入皇宮的時候被衛兵收了起來,畢竟皇宮重地,兵器是不能隨意帶入的。
陳如風此事一肚子的疑惑,也不知該如何問起,只是用古怪的眼光看了看兩人,兩人相視一笑,猜出了陳如風心中所想,關行義拍了拍韓陵的肩膀,表示交由他來說,自己則抱臂挨在牆上。
“你肯定很疑惑,為什麼我們會在皇宮之中吧?”韓陵笑道,陳如風點了點頭。於是,韓陵便把事情簡要述說一遍。他在寧州碰上了調查盜劫貢品一事的關行義,終於找到了點眉目,他們成功威脅天羽幫之中的曾大為他們作證,證明此事的幕後主腦正是文子成。當他們風風火火趕回長安的時候,經過多番明察暗訪,終於知道他們成為了李林甫的府客,趕到相府之時,被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