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時還能看出不滿來,但不久就神色如常,再難從面上看出心意來。且無論說到農桑還是商事,乃至武備之事上,平王都有一番既順應景德帝又見新意的見解,不光內閣諸臣和六部長官暗中心驚,把那對平王的輕視之心漸漸丟棄,便是景德帝自己,對這個三兒子也刮目相看。
而在立皇太子的典禮之後,直到此時,內閣諸臣宿於西內的非常狀態方才解除,準其各自歸家。就在滿朝上下都以為平王成了皇太子,義忠親王和秦王被軟禁在自家王府,這下皇子們的爭鬥有了結果,朝政也該慢慢恢復正常的時候,景德帝宣佈了自己要傳位於皇太子的打算。
皇太子司徒逸接連上書表示尊奉父皇,滿朝大臣也紛紛上摺子請求景德帝收回成命。自然景德帝接連駁回眾人所請,嗣後聖旨三下而皇太子三讓,父子兩個把古禮的戲份做足了,方才定下了六月初六舉行傳位大典。
就在滿朝上下為這歷代少有的盛事而忙碌的時候,蘭臺寺大夫林海卻上了一封摺子,道是因病不能履職,請求辭官。林海是原先的平王,如今的皇太子,將來的嗣皇帝的老師,朝中若有過三皇子黨的話,林海必然是其中之一,正在三皇子如今將要登上帝位,滿朝都以為林海再歷練幾年必然可入內閣為宰輔的時候,卻要辭官!而景德帝不似以往老臣致仕的請求還要做足三請三駁的戲份,竟然也就立時準了。這其中的奧妙在幾位內閣重臣各自演繹之後,漸漸便有流言傳開:道是景德帝雖然龍體不適以致對朝政倦怠,起了傳位的心思,但畢竟君臨天下近四十年,權柄是不能全放的。當了太上皇,可以一邊不受皇位的約束,一邊還能繼續掌權,如此林海便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