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先生庶出哥哥,因為是庶出,所以早早分家了拿了錢南下行商。崔老爺是真心想把這個孤苦的妹妹接過去照顧,只是崔先生還是騙了思宸,她這個兄長家境一點都不富裕,經營著一間店鋪,勉強夠一家人吃喝。
雖然家裡窮了點,但崔先生在兄長家中的生活確實很不錯,嫂子己經去世,家中一子二女,女兒為長,都己出嫁,家中只有崔大爺一人,雖然二十二歲了,仍勵志讀書也沒娶親。崔先在京城做館多年,可謂是一肚子學問,教導了崔大爺不少。
崔先生是大半年病倒的,以她的身體狀況,要是在京城尋了名醫來,然後有足夠的錢也不至於現在去世,還能拖上幾年。只是以崔家的經濟情況如何吃的起,年老之時能得到兄長如此照顧,崔先生自己也無所求,拖了大半年崔先生也就去了。
臨終之時,崔先生就託了崔大爺這麼一件事,讓他來青陽找思宸,霍景之來青陽上任的事崔先生得了訊息。淮陽離青陽並不遠,這倒不是件難事。
思宸拿手絹擦著眼淚,當日崔先生走的時候,特意囑咐過不要把她的行蹤告知別人,這幾年來崔先生也是音訊全無。不過那時候思宸覺得,雖然說去養老,但以崔先生的年齡來說,總會有相見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再有崔先生的訊息竟然是死訊。
思宸的眼淚止不住,心裡也亂成一團,思芸見狀直接把思宸勸到內室裡,這副模樣如何見得人。勸了一會,又傳丫頭打水洗了臉,思宸忙把信拆開看了。
厚厚幾張紙,信上總共交待了三點,首先崔先生對於思宸的生活很放心,出嫁為人婦,想十分滿意那是不可能的,總是多少會有點遺憾,不過既然嫁了,那就要往好處想。以思宸的智慧和理智,她知道自己的日子要如何過,所以從一開始崔先生就沒為她擔過心。
第二件事是讓思宸幫忙照撫一下崔大爺,崔家現在是經商的,但崔大爺卻是讀書的,崔老爺是全力支援,以後崔大爺可能要上京趕考之類的,那時候可能需要思宸的照撫,準確的說需要霍景之的照撫。這一點肯定沒問題,別說以後照撫,就是現在思宸肯定能幫上的忙一定忙。
最後一件事,就是關於那個首飾盒的,雖然崔大爺說了那是崔先生交給她的。但接到的進候思宸就知道那肯定不是給她的,首飾盒是鎖上的,思宸根本就沒見過,如何會有鑰匙。以崔先生就是她生前把鑰匙弄丟了,也會吩咐崔大爺弄來的。不然拿著這樣一個盒子交給她,先人遺物她如何敢毀壞。
崔先生信上寫明瞭,首飾盒是給湖陽郡主的,一定要思宸親手交給湖陽郡主,並沒有時間限制,但一定要親手交到。至於原由之類的信上並沒有,只是吩咐了這麼一件事。
思宸把信和首飾盒收好,又(炫書:www。3uww。com)整 理下情緒,這才跟思芸出去,何大老爺和崔大爺都在外頭坐著。剛才是思宸打擊太大需要(炫書:www。3uww。com)整 理情緒,才先退下去的,思宸肯定還有很多話要問,兩人也就沒走,要等到思宸問完。
等思宸從屋裡出來,情緒己經穩定了許多。開始問崔先生得病的細節,以及下葬的情況。按規矩來說,女兒是不能跟孃家人葬一起的。當年崔先生守的是望門寡,以崔老爺的意思,尋了那戶人家,讓兩人合葬。
崔先生卻是怎麼也不同意,她情願一個人葬到荒野無人祭祀也不想合葬。崔老爺扭不過她,再者合葬這事也確實不太容易,兩家離的如此之遠,又這些年沒透過音訊。
思宸倒是不意外崔先生如此,崔先生從不信鬼神之說,而且她就是為了躲後宅之事才不願意嫁人清靜了這才些年,肯定不想自己死後也不得安寧。一個人多好,雖然也是那麼多的不如心,但這種不如意跟嫁人以後的不隨心比,崔先生情願不嫁人。
等到思宸問完,也己經是中午了,霍景之中午是不回來的,雖然有男客在,但也不好叫他回來。何大老爺陪著崔大爺在外間吃,思宸和思芸兩姐妹在屋裡吃。
飯完崔大爺就要走了,姑媽交待的事情辦完了,他真得回去了。思宸讓管家娘子去帳房取銀子,崔大爺卻是怎麼也不肯要,這是姑媽的遺命,他跑這一趟是理所當然的,怎麼能拿思的錢。
推託一會,崔大爺十分堅持,這個錢他肯定不能拿。思宸也沒辦法,也只能依著他。至於崔大爺路上如何走,卻是何大老爺幫的忙,商戶之家是經常外出行商的,正好有夥計動身去淮陽,路上有個伴,也能有個照應。崔大爺道了謝,這回卻是沒拒絕。
何大老爺先帶著崔大爺走了,思芸卻是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