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又一個王孫站了出來,此人雖然語氣平和,但態度卻很輕慢。而且他一來便擺出了考問的架勢,姬秋自然嚴陣以待,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周圍的權貴一時都來了興致,不由全擁了上來。
那王孫更得意了,他環視了眾人一眼,聲音一提,高聲問道:“若論當今天下的治國之道,各國都各有推崇。有推崇儒家以禮儀治天下的,也有推崇法家以法治國的,敢問侍官,你認為用哪種方法治理國家更好呢?”
這一下,眾人都轉過頭,看向了姬秋。
姬秋沒有想到,這個王孫居然會拿當今天下兩大學術流派的治國根本來考問自己。
晉國向來推崇儒家思想,提倡以仁義治天下,就是姬秋自己的賢士之名,還是因為得到儒家代表——大儒狐偃的肯定,才被世人所知道的,所以她絕對不能說儒家的治國之道不好。
法家興起,雖然在儒家之後,但目前逐漸強盛起來的秦國,卻是因為採用了以法治國的法家之言才得以強盛的。如果姬秋敢說以法治國不好的話,今天能不能說服在座的所有人都在其次,只怕從今以後,她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晉國的賢士了。到時秦國、齊國、楚國等國,但凡是法家學派的賢士,都會前來找自己論個高低不可。
姬秋可不想把自己推上風口浪尖,更不願意自己的後半生都在群槍舌戰中渡過。
在眾人注視中,姬秋搖了搖頭,皺著眉頭說:“近百數年來,諸子輩出,各家學術流派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姬秋也沒辦法區分用哪種方法治理國家更好。”
這一下,周圍的貴女王孫跟權貴都笑開了。
先前那個發問的王孫在一側哧笑說:“侍官這話,說了跟沒說也沒什麼區別。”
周圍的人哧笑聲更大了。
面對眾人的輕視,姬秋微微一笑,長袍一攏,清郎地說:“姬秋雖然沒有辦法區分用哪種方法治理國家更好,但姬秋以為,儒家跟法家,各有所重。儒家提倡以孝為重,以禮為本,以儒治國,百姓可以安居樂業,固守本份,這樣治理國家,國家或許可以長久。”
原本輕慢哧笑的人群慢慢變安靜了,有些權貴甚至慢慢皺緊了眉頭。
在眾人的皺眉深思中,姬秋清脆的聲音繼續傳來,“法家治國,講究依法而治,無論是王孫還是庶民視同一等,功必賞,過必罰,這樣民眾才不會放鬆,守法以避災禍,爭取立功以得到富貴。這樣治理國家,可以讓一個國家迅速富足強大起來。”
姬秋只說到這裡。
這下,大殿裡連針落下的聲音都可聽到了。
這時刻,不但姬秋周圍的人目光咄咄地盯著她,就連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的公子奚齊也臉色微變。
“善!大善!!”
連著幾聲大善,打破了周圍出奇的沉默。
姬秋遁聲望過去,只見公子重耳跟公子夷吾伴著當今君上,緩緩走了過來。
眾人自動讓開一條道路。
☆、第八十一章 揚名天下(三)
晉侯在姬秋身前站定了,姬秋緩緩伏下身去,恭敬地說:“姬氏阿秋見過君上。”
“姬氏阿秋?”
晉侯頓了頓,似想了起來,逐說:“原來是姬五的後人呀,孤想起來了。難怪才學如此之高,不愧為姬氏百年公聊世家。依孤看來,你這小姑子不僅有賢士之才,更有國士之才。善!大善!!”
“君上盛讚,姬秋愧不敢當。”
姬秋抑制著內心的激動,將身子又伏低了些許。
“起吧!”
晉侯的聲音,和藹中透著股威嚴,姬秋從善如流地站了起來。
半晌,又聽到晉侯滿意地說:“善!想我晉國,連一個小小的姑子也堪比丈夫,如此以來,何愁不能國強民富,雄霸天下!”
“然!天佑我民,雄霸天下!”
一時大殿之內呼聲滔滔,迴音滾滾。
姬秋於激dang慌亂地中掃過眾人。
她看到了站在晉侯身側的公子重耳,他那時常掛在臉上似笑非笑的表情,在此時此刻已全然消失,他靜靜地看著姬秋,靜靜地看著。
她也看到了離得最近的公子奚齊,只是這會,他看向她的眼神複雜難懂。
她還看到了人流外的暨雨,此刻暨雨的臉上,除了因為難以置信而瞪大的雙眼,更多的是羨慕、嫉妒、跟不服!
回眸之間,姬秋還見到了一個許久不曾見過的人,那就是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