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女人單獨喝咖啡,在公司的茶水間也不可以。”
啊?陶彬覺得這個也未免太簡單了,他正想著以童小灣那顆複雜的腦袋肯定會想出什麼一勞永逸的點子,怎麼只是不能跟女人單獨喝咖啡?
45
45、Ch。42 咖啡理論 。。。
這是童小灣的初戀,這個男人又是她一直喜歡的,而他也很疼她,對她也很好,她整天就像活在蜜糖中一樣,臉上總是銜著幸福的笑,連曲穎都說她看起來好像不大一樣了。
跟所有愛情中的女人一樣,她眼裡只有她的男人,別的什麼也看不到,想得也都是兩人的甜蜜與幸福,但是今天曲穎的話不得不讓她重新思考。她知道感情這東西不是能用理智分析的,但是她剛剛一個人逛街的時候她一直在想,她是個死腦筋,不會輕易對人動心,但是一旦愛上了就很難再自拔了,而陶彬跟曲穎男朋友的共同點就是異性緣太好,這無疑是很讓女人最頭疼的事。一般女人都不會有那個雅量容忍自己的男朋友跟別的女人太接近,她也不例外。但她的自尊心不允許她像個潑婦一樣跟男人大吵大鬧,原因卻是因為一個女人,她覺得這太遜了,可即便陶彬不去招惹女人,不代表女人不會來找他,到時候問題一樣會出現,她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她想趁她現在還沒陷得太深,大腦還能理智地思考,趁著兩人的相處模式還沒有定型,還可以修正,應該思考和做一些事情來防範。
可憐她經驗太淺,不知道該怎麼做,別人的經驗並一定適合她。
好在幾個月前她無意中發現一檔臺灣談話性節目,對她有很多啟發。這個節目一開始都是由一則社會新聞引發當期的主題,由此對親子之間,兄弟姐妹間,戀人、夫妻以及朋友之間的問題進行分析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產生這樣的後果?每期節目都會請幾位跟主題有相似背景的素人作為生活觀察團,讓他們現身說法,他們經歷了什麼,有什麼感觸,對現在有什麼影響,然後再經由專家分析,這種行為、思想背後隱藏什麼,要如何改善或調節。
她特別喜歡這個節目,每次聽那位精神科醫師在做分析的時候,她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她記得有一期的主題是《媽,我是你的木偶嗎?》,那時候她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特別受不了媽媽的管制,感覺真的好像是被操控的木偶,但是當聽到寶媽從她作為人母的角度講述她的心聲,哭得不能自已地說她只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很安全的長大,她並不是想要操控時,她才意識到原來媽媽只是太愛她了。
記得王箏有一首歌叫《對你說》,是她看到好友即將成為人母,自己對母親的理解和感悟所寫的,其中有一段歌詞特別感人,每當她聽到這首歌都很想哭:如果明天你就長大很多,我會不會覺得不知所措,你不再想牽我的手,每天盼望從我掌心掙脫,你也會愛上一個人付出很多很多,你也會守著秘密不肯告訴我,在一個夜晚抑制不住我的淚水流了一整夜,和你一樣我也不懂未來還有什麼,我好想替你阻擋風雨和迷惑,讓你的天空只看見彩虹,直到有一天你也變成了我。
也許是年紀越來越大的緣故,她比以前更容易理解媽媽,她想大概是因為她小的時候受了太多委屈,媽媽太想保護她,太想把所有的障礙都為她掃淨,才會凡事都會過問,都想幫她做決定,她不是想掌控自己,只是不想她受傷害。
這個節目讓她收穫很多,之前她總覺得自己的想法、做法都是對的,覺得自己很理智,她不需要在意別人的想法,總覺得沒有人理解她。但是現在她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不是對與錯的原因,而是出發點不同。她覺得這是一檔治癒性節目,現在社會競爭、壓力這麼大,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心裡疾病,很多時候都鑽進一個死衚衕走不出來,都需要治癒。
不管是什麼問題,都有因有果。兩個人相處,不能只顧自己的感受,也要從另一方的角度出發試著理解他的想法,這樣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她記得那個精神科醫生說過男人和女人的思維是不同的,女人想法是發散性的,沒有邏輯的,是由很多細小的點組成的,而男人的想法都是很直觀的,所以經常女人說了一堆東西,感覺自己羅列了十條八條罪狀,以為將事情說得清楚了,可男人卻聽不懂,不明白這些事情之間有什麼關係,完全沒有邏輯,不知道你到底要說什麼。這位女醫師說不要跟男人講道理,他聽不懂,你也說不明白,因為邏輯不一樣,你想要什麼就直接跟他說,這樣最簡單,最直接,也最有效。
陶彬在情場上打拼那麼久,以量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