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沒上貢的那一種,可那也是咱們的!
年羹堯是該辦,這些荷蘭人也不是好鳥!年某人,你戴罪立功去吧!
淑嘉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正在給女兒準備嫁妝。烏雲珠已經是個大姑娘了,下嫁正在這兩年,究竟嫁給誰,還是待定。並不是嫁不出去,而是已經挑花了眼。看哪一個都怕虧了女兒。
訊息是胤礽親自帶來的:“撮爾小國,也敢、也敢……”他老人家氣得樂了。
他問過了傳教士、查了他們帶來的地圖,荷蘭的國土面積比不過中國一個大省。論財富而言,兩國也是天差地遠。朝廷諸臣不太反對稍微教訓一下這樣一個夜郎自大的國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這個國家實在太小了!
“啊?”淑嘉目瞪口呆。英法聯軍不見了,改成荷蘭人了?
更讓她驚奇的是,即便是現在還沒爛透的軍隊,還有個年魔王坐鎮,接下來然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有所準備的東印度公司展現了它的實力,年羹堯的水師只能龜縮一隅,竟不能戰勝對方。
這會兒……工業革命還沒開始吧?明明記得工業革命結束之時,正是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之日來的。早了幾十上百年吧?這樣都打不過?!
更令她驚奇的事情還在後頭:那個應該發動鴉片戰爭的國家,也捲了進來,他們……然表示是站在朝廷這邊的。
邪了門兒了!
294、東南西北都是戰
“兒子給額娘請安!”
“你還知道回來!”
一問一答間,母子二人彷彿又回到了幾年前。
弘曈從關外回來了,自從被點了負責京旗回屯的差使,這幾年來他就很少能夠呆在京裡。一直到今年,事情差不多上了正軌,他這才算是徹底回來了。本朝原就沒有藩王久京外的道理,弘曈是頂著辦差的名頭出去的,現在也該歸本位了。
回來之後自然是要拜見父母兄長,見一見親朋好友,順便也重新熟悉一下京城的生活。久在關外,乍一回來,還真有一點不太適應。
弘曈抬眼看母親,頭上已有了白髮,精神倒是很不錯的樣子,越發放心陪母親說笑。淑嘉看著兒子,滿腹感慨,弘曈已經徹底是個成人模樣了。
“兒子方才陛見過了,阿瑪讓兒子過來給額娘請安。看到阿瑪額娘氣色都好,兒子也就放心了。兒子這回來,還捎了些老參,正好孝敬您二位。”
“我就不問你這參是從哪裡來的。”淑嘉笑罵一句。關外是不許私掘人參的,當然,由於有市場需要,禁止禁止,肯定是屢禁不止的。這一回京旗回屯,人多手雜,自然會有人辦一些不法勾當。比起其他的行為來,私掘人參算是比較不那麼天怒人怨的了。
弘曈是主事皇子,他那裡要是沒有這樣上等的土特產孝敬,淑嘉才要擔心兒子在那裡是不是諸事不順,連個討好巴結他的人都沒有了。
弘曈笑著解釋道:“阿瑪也是這樣說的。兒子這參卻是正路來的。關外人多,這樣的事兒也多,一人入山,你知道他是採蘑菇還是採參?我就設卡攔他們,挖了參出來,在關外也消化不了,還是得入關!查到就抄沒。”當然還有罰款、拘役等處罰,總算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平穩點。
三彎兩繞,然又說到了正事上頭。
“你自己有數兒就成,凡事也別做得太過了。”淑嘉意思意思地說了一句,又問關外的情況。
弘曈對這方面倒是比較熟悉,很痛快地介紹了個大概——後宮不得干政這句話,對於坤寧宮是無效的。
回屯的京旗挾帶了很多非旗人的勞動力過去,但是國家政策還是沒有放寬對於到關外的限制。很多漢人都是以傭工的身份過去的,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這裡面,甚至出現了專門的中介組織。
對於國人來說,牙行是一個並不陌生的行當,牙婆更是在三姑六婆裡佔地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買人賣人的中介,也順手給人介紹個工作什麼的。關外出現的牙行與內地還不同,他們主要是介紹人過去種田而非伺候人的。
限制進入關外的政策不廢而廢,應該說,初步實現了滿漢雜。
淑嘉並沒有隨便評論,又問了其他人的情況。慶德終於在關外弄了個都統,目前還不能回來。諸王世子、長子已鍍完了金,回京歇著了,輪到他們的兄弟們去沾沾好處了。
需要用業績說話的時候,誰是有本事、肯幹事的,誰是偷奸耍滑、人家打怪他划水的,一目瞭然。胤礽從中篩出不少能用的人,給調到關內任職來了。為此弘曈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