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7部分

而開疆拓土,反對之聲就會高漲,如果說是為了維護國家體面,為了營救被綁架的人民群眾,那就算心裡不樂意,嘴上也必須表示出贊同來。

誰都沒說,之前我不是說了麼,年羹堯這樣做是要闖禍的。同樣的,卻有另一種聲音發了出來:“西洋人有這麼厲害麼?雖然水師疏於操練,也不至於敗了吧?”

人家還就真有這樣厲害!胤礽甩下了摺子:“你們自己看,朕曾命人去探查過,”揉了揉眉心,“只知道那裡物產豐富,當時說那裡的兵力也不強。年羹堯奏稱,荷蘭人增兵了,先前爪哇的兵確實不多,故爾有那麼一勝。”

諸王大臣也不敢輕率表態,看起來皇帝是有意打一仗的,可是誰對海戰都不熟悉:“一切都由年羹堯奏來,說勝的是他、說敗的也是他,說對手弱的是他、說對手強的還是他,奴才等以為,還是要派員去查訪清楚為要。興兵不是件小事,耗費也是巨大,不可輕率。”

弘旦兩手在袖子裡握成了拳,掌心溼漉漉的。他的心裡是矛盾的,既想拿下南洋——最好呂宋這個史上的屬國也拿回來——又擔心戰爭。對於國人來說,海洋戰爭是陌生的,倒是陸地戰爭比較熟練也更自信。

忽聽得胤礽問:“太子怎麼看?”

弘旦捏了捏拳頭,下了決心道:“戰是必戰的,”頓了一頓,“只是,再戰,卻不能敗了。”

下一步的計劃也就這麼定了:先收集情報,同時打造戰船,調各地水師集結,備戰。與此同時:“招待好西洋使節,不要讓他們到處亂轉,不許讓他們探聽到什麼訊息,不可令其交通串連……”

胤礽最後嘆道:“可惜戴梓死了!”海戰比陸戰更需要遠端攻擊的武器,可國內頂尖的火器專家戴梓卻掛了。

作者有話要說:腳上磨起了泡,晚飯只有一個漢堡,熬到十點半才回到宿舍。

T T,集體活動傷不起啊!

296、幾家歡喜幾家愁

自胤礽往下,中樞之人個個滿頭包。好容易西北安靜了一點兒,還沒來得及享受一下安定團結的和諧美好氛圍,東南又燒了起來,還是被一向不大重視的西洋人打了一巴掌,心情能好得起來才怪!

此時的中國還沒有像後世那樣閉塞,對外國的瞭解還算是比較不會鬧笑話,並且,也肯學習一點西方文明。從武器到鐘錶到數學到地理,至少眼下的皇室對於西洋文明的態度還算是比較開明的。

他們肯接受傳教士,肯學習一些新的地理知識,也肯接納一些傳教士為宮廷服務。胤礽等人自認為自己已經夠寬容的了,畢竟挑釁的是教廷,即便在教廷提出無禮要求之後,清廷還是允許那些懷著求同存異之心、不對中國指手劃腳的傳教士呆在中國,夠開明瞭,不是麼?

現在,這種開明卻被憤怒的情緒所取代了!

原因還是出在歐洲使節們的身上,他們到了京師,因為禮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遲遲見不到皇帝。遞交的國書也沒有得到回覆,理藩院的人是整日陪著他們沒錯,卻不許他們四下亂逛。

窮極無聊,只好與充當翻譯的傳教士們多溝通了。他們自身也帶有翻譯,雖然漢語不太咋地,但是,如果有一個藉口可以與瞭解中國事務的傳教士們多溝通,他們絕不會浪費這樣一個好機會的。

溝通得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 清廷對於傳教士們還是不很防範的,很多傳教士還兼為內廷、外朝服務,知道的更多一些,清廷還用過傳教士們幫忙測繪地圖、參與同俄國的談判(在談判過程中,傳教士可不是一心為了清廷的,暗地裡與俄國人也沒少聯絡,只是清廷不知道罷了)。

透過這些傳教士,使節們知道了,清廷對他們的官方稱呼是極具侮辱性的,稱呼他們為“野蠻人”。MD!我們不叫你們這些韃靼人為野蠻人就算是給面子了,你們居然還瞧不起我們!

看吧,互相瞧不起,矛盾產生。

但是,這又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它的人口比整個歐洲加起來都多。想起這些人群裡潛在的商機,真是做夢都能流口水到醒。“只要每個人買一頂睡帽,就會……”這樣的想法不是存在於一個人的腦海裡。

但是,他們是國家間的正式使節),就必須扯一下皮。比如,你們不能用侮辱性的字眼來稱呼我們。在歐洲使節看來,他們的要求完全是合理合法的,同時,他們也已經知道了,這個政權有著打腫臉充胖子的傳統,優待使節是他們的習慣。同時,眼下的這個政府,由於各種原因,做得更是徹底。

於是,這些人正式遞交了一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