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將這樣滅自己志氣長他人威風的話居然沒有受到反駁,原本希望分路多一點,自己也可獨當一面的人開始思考:是不是改成分兵三路,這樣也保險一點?
傅爾丹也吃不準了,他原想著,六千準部兵,還需要分守比較重要的隘口,最大的一股絕不超過六千,能有四千就不錯了。現在見大家都有些懷疑,便慎重地道:“如果小策凌不分守隘口,咱們兵分五路,哪一路撞上了都是一場惡戰,那就分作三路。”
眾人皆舒出一口氣。
當下,雅爾江阿分兵,中路軍當然是他自己,帶著弘晰並一些宗室子弟;東路由傅爾丹與允祥領軍,帶著弘晟等;西路則是富寧安與訥爾蘇、允禎打頭兒。東、西兩路各九千人,先出發,中路軍居中策應。
分撥停當,整裝而進。
——————————————————————————————————————————
“不錯不錯,傅爾丹與老十三與敵戰,大勝,梟首五十三級。”
不是胤礽小家子氣,砍死五十三個人就說是大勝了。這年頭的戰爭說起來也奇(提供下載…3uww)怪,不管是兩軍對陣還是剿匪,砍頭、俘獲的數字能達到兩位數就比較可觀了,如果達到了三位數,即使是海盜,也值得大力表揚。非但與開國之初殺人盈野不能比,就是康熙親征葛爾丹時的殺傷也比這個像樣子一點。
軍國大事不能說,這樣的炫耀勝利、增加己方信心的事情胤礽是不忌憚拿出來講的。文治武功,兩者皆是想成為一代英主的人追求的目標。胤礽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錯,對內的經濟改革至少鹽政是大有起色的,其他的也都計劃好了,他需要一場軍事勝利,為自己增光添彩。
淑嘉聽了這個很是囧,砍了五十三個人,就說是大勝?心裡這樣想,口上卻要說:“總算是個好開端。”
胤礽喜道:“正是,這只是個開頭,接下來就是驅準部出藏。”
淑嘉對眼下西藏的情況終於熟悉了一點兒,心中一動,想了想,還是嚥了下去,只道恭喜而已。
等到弘旦過來請安,才問:“今兒聽你阿瑪說,西邊兒有好訊息,是不是?”
弘旦笑道:“額娘也聽說了?舅舅的火器營隨中路大軍,當是直入拉薩的,眼下雖未建功,日後斬獲不會少的。”
“他與弘晰都被簡王看著,簡王的意思是再明白不過的,不讓他們涉險。人平安就好,建不建功倒在其次了。我並不在意這個,我在意的是——”
“什麼?額娘有什麼用得著兒子的地方,還要跟兒子客氣不成?”弘旦開起了玩笑。
“我倒用著你了!”輕罵一句,淑嘉試探著道,“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有沒有想過——”
“什麼?”
“驅走準部之後,藏地要如何處置?”
弘旦眨眨眼:“怎麼?阿瑪說了什麼麼?”
他也想過戰後的,何人會有什麼樣的功勞,又要怎麼樣安置,他汗阿瑪問起的時候他要怎麼回答一類。卻還真沒想過藏地,這地方一直是羈縻,說是國家領土吧,它也是。卻沒有設定常設的官員。打敗了準部,當然就是撤兵了,就像當年打葛爾丹似的,康熙打垮了葛爾丹,蒙古草原不還是臺吉們的?
淑嘉道:“你阿瑪什麼都沒說。不過是記得你阿瑪說過,藏地的兩個活佛最是要緊。”
弘旦嚴肅了臉,身子坐得更直了:“額孃的意思是?”
淑嘉道:“國家也不指望這塊地方繳什麼稅賦的,”見弘旦點頭,淑嘉續道,“但是活佛卻非同小可,他們信徒眾多。當年葛爾丹就是得上一位喇嘛的首肯,便為許多人所擁戴。當年的葛爾丹、第巴,明知其惡,也知道是仗了喇嘛的勢,進行也只能對這兩個施以嚴懲。”
弘旦已經聽出味兒來了:“這塊地方兒不能不顧。”
“至如喇嘛,他倒像一柄劍,落到旁人手裡,於朝廷不異於太阿倒持,”頓了一頓,組織措詞,“他就像是漢獻帝。”
弘旦大悟,又皺眉:“額娘說得不錯,藏地的舉措,在於兩位活佛,只是活佛不是那麼容易入京的。”
淑嘉險些從椅子上滑了下來,活佛入京?虧你想得出來!他們一入京,影響力就大不如前了。這蒙藏的信仰界就會有一片空白,被有心人利用了,你哭都來不及。
“你不會把活佛的地兒變成咱們自己的地兒,省得今兒出一個第巴,你擔心他跟你作對,明兒又要擔心出個策妄阿喇布坦要拿捏了活佛來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