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該說,胤礽在這件事情上是極富先見之名的,不然等接下來的事情發生之後,他連自己兒子都得懲治了。
————————————————————————————————————————
允祥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對這位三哥,真要置之於死地,既不現實他也沒那麼狠的心。要原諒,他也做不出來,對於允祉的風光更是氣憤。把手上的工作匆匆做完,跑去找他四哥了,理由也是現成的:取經,學習如何整頓內務府。
他四哥正在生不如死,要讓雍王幹活,他不怕,要讓他處理人際關係當調解員,這就可怕了,尤其這其中一方還是法海。法海,算是他半個舅舅,文化水平高,言辭犀利。在不能把他一巴掌拍死的情況下,誰見他都得頭疼。
此時,天降救星老十三,十三爺算是法海的學生,兩人倒能有一些話題可說。雍王鬆了一口氣:“你們聊。”他還得教侄子去,也就現在有點兒功夫了,再過幾個月,清查工作展開了,就沒時間教弘晰了。
這一聊就聊出麻煩來了,佟國綱家風,見樹還要踢三腳。法老師對學生道:“他時常犯昏,你不提醒不就成了?吵什麼?沒的叫人覺得你沒氣度。多行不義必自踣,二阿哥現在也不在禮部了,不用投鼠忌器,由著他犯錯兒。”
允祥沉了臉:“我不能攪了汗阿瑪的週年。”
法海一撇嘴:“我的十三爺,您就不會把他的疏漏都給悄悄的補上?上頭惱了他的時候,您再拿出補救來,高下立判!”
主意不壞,允祥一時心動。沒想到,允祉犯錯那是經常性的,而且,他的錯很多時候都是在……喪禮上犯。允祥在又一次的溝通中又發現了問題,允祉少填了一個步驟!
做過籌備工作的人都知道,最緊張的不是開頭,而是結尾。一開始的時候,你做什麼都是在完善,到了最後,就剩找疏漏的工作了,這項工作無疑是很容易沒有成果的。
內務府主要是管工作人員的調配與器物的準備,而程式上的事情,是禮部的事兒。允祥心中一跳,默默去查了所缺步驟,又悄悄把所需人員、用器都準備好了,只等發難。
更不巧的是,已經當了差的十三爺,人脈也有一些了,一次無意中讓他聽到了他三哥收受賄賂的事情。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就會發現,他們一大家子裡辦這種事情的其實不在少數,可誰叫允祉不幸,被他十三弟給盯上了呢?
人一旦留意某事,就會發現這件事情的資訊其實很多。
關於允祉的彈章就擺到了胤礽的案頭。
胤礽捏捏拳頭,先忍了,他的兄弟們常有違法的事情,這個,不算太過份。先帝週年到了,一定要友愛友愛再友愛。
還是在週年前兩天對老婆吐槽:“老十三這個小混蛋!”
“你慢慢兒地說。”
胤礽終於忍不住捶了桌子:“他看著老三犯錯兒,是一聲不吭,等到我覺出老三的紕漏來了,他當面兒請罪,出去轉了一圈兒回來就告訴我什麼都準備好了,‘一準兒不因三哥的疏忽而耽誤了先帝的大事’,”一種被愚弄了的感覺充斥著胤礽全身的細胞,“拿先帝的大事來把我當槍使!這個不忠不孝的!”
淑嘉忙道:“你這話說得就重了,沒弄清楚之前,可別下定論。”
胤礽冷哼一聲:“我還扣著彈老三的摺子呢!你猜上摺子的是誰的門人?”
“後天就是週年了。”
“我省得。”
胤礽還真忍過了週年,該行禮就行禮,該致祭就致祭。
週年的時候還是一家齊全,過了週年,他開始追究責任了。過了週年,幾乎所有的人都開開心心地脫去了素色的衣服,開始談婚論嫁,保媒拉縴,朝上響起了炸雷。
由於週年是內務府與禮部聯合主辦的,兩處的主官都沒個跑兒。
允祉看似受害者,但是對先帝的大事如此不盡心,實在該罰。禮部的兼差沒了,胤礽的原話是:“辦事糊塗。唯於詩文尚算熟悉,著與陳夢雷修書去。”與此同時,爵位也從親王又降到了郡王,再奪兩佐領以示懲戒。
允祥的處罰就更狠了點兒,本來胤礽想借著週年辦得好這個由頭把他升成貝勒的,現在也不成了。把貝子也給奪了,號稱“貝子品級”而已,然後罰去守陵。
至於禮部,胤礽又把弘晰給調過去坐鎮了,而內務府,胤礽啟用了他家老實巴交的五弟和十二弟共同看管。
旨意下時,滿朝都驚了,也有人猜:這兩個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