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樣學樣了……(淑嘉:我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的。)”
話裡話外,意思不外一條,她想把老九、老十,尤其是老十那裡弄得更熱鬧一點。從胤禩反應的情況來看,老九與他的關係更鐵,而老十稍微有一點不如老九那樣靠得緊密。八爺娶完了媳婦兒,終於把被這方面分散的精力轉移到照顧兄弟上來了。有了媳婦,後院的事情完全可以不用管了,八爺更有精神籌劃了。與老婆略提了一提最近忽略了兩位弟弟,八福晉就允諾為他想辦法。
淑嘉道:“話雖如此,我們畢竟是嫂子,不好明著出面兒了。”
八福晉掩口一笑:“二嫂是個正派人,我倒有個野路子。”
淑嘉一挑眉:“怎麼說?”
“咱們也不用做什麼,到時候只管多帶些人去,人一多,可不就熱鬧了麼?”
這是什麼好辦法?老十納側,大家不管怎麼樣都要去喝喜酒的,還要怎麼多帶人去?
原來,八福晉的意思,她要串個場,上下照應一下,又要把諸阿哥家裡能說會道的人都帶了來。這個家裡的側室會講笑話的,就安排到比較悶一點的人的旁邊,不能讓一桌子的人都只是悶頭吃菜,那就太囧了。那一個身邊的丫頭會圓場子,就要帶到主子們的旁邊,從中彌和。
淑嘉道:“只要不壞了規矩,有何不可?只有一條,她們家的事兒我管不著,你得自己說去。我這裡倒沒幾個巧嘴的,你看這幾個,你說是誰就是誰罷。”
八福晉道:“二嫂身子金貴,我也不敢勞動您呢,您看著使誰順手就是誰。幾位嫂子那裡,我就去與他們撒個嬌,放個賴罷。”
第二天,寧壽宮裡,三福晉就當著眾人的面兒,對淑嘉道:“我昨夜還覺得肚子有點兒沉呢,太子妃覺得如何?”
淑嘉道:“我這裡倒好呢。”
兩個孕婦一聊上了,三福晉乾脆說:“等會兒我去您那裡討教討教。”
不一會兒,三福晉就挺著肚子到了毓慶宮,與同樣挺著肚子的太子妃聊上了。“太子妃聽說了麼?”
“噯呀,太子妃太子妃的說著,我真道自己就姓太子,叫妃了。咱們久相識的了,你不如與老八媳婦一樣叫我一聲二嫂吧。她這一叫得親熱啊,我再聽妯娌們太子妃太子妃的說著,跟我拿勢似的了。”笑吟吟的語調。
三福晉笑道:“好好好,我的好二嫂。咱們的八弟妹昨兒找上我了……”一長一短地把當時的語氣說了出來,三福晉頗為溫婉,學八福晉的話就有點兒不倫不類。同樣的內容,其意境完全達不到。
淑嘉道:“她是在王府裡養大的嬌貴格格,雷厲風行些也是常有的,也不是什麼壞心。願意操心就讓她能者多勞去,又如何?”對上三福晉的眼睛,笑,“八弟妹昨兒已經與我說過一回了。”
從彼此眼中都看出了無奈。當面拒吧,太難看,答應下來了吧,又有些鬱悶。八福晉的氣場,有點讓人噎著了。
“咱們能躲一躲懶又何樂而不為呢?這樣的好時光可不多呢,”只有自我寬慰,“往後都是一家人了,總要相處下去的。”
好吧,太子妃幾乎從來不與人起衝突的,哪怕只是個小太監,三福晉點點頭:“左右也就是這麼一回了,等老九、老十媳婦兒娶進來了,就再也不用她操心了。”說著難得笑得不太厚道。
“她年輕,有衝勁兒,”摸摸臉,“一見到她水蔥一樣的靈醒,我就覺得自己老了。”
“二嫂說什麼啊,我與二嫂同年,您這一說不打緊,我可也老了。我總覺得自己個兒還算年輕來的,你呀,也別想這些麼。”
三福晉一走,淑嘉就叫來紅袖她們幾個:“你們都聽到了?八福晉要做一件大事,你們不可說三道四。”但是也要放出風聲去,是太子妃身子沉,正好八福晉願意操勞,如果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太子妃先道歉了,大家都是當人嫂子的,多包涵一下吧。
老九、老十的喜宴果然熱鬧了起來,歡聲笑語,透著前所未有的人氣。先前也是熱鬧,只是現在,猶如牆上的那條龍,被點上了眼睛一樣。喜宴挺成功的。
——————————————————————————————————————————
有了八福晉,宮裡的氣氛突然活躍了很多,大家也顯得更加親暱了。從稱呼上開始,再到大家串門的頻率的增加,皇宮看起來真像是個大家庭了。乾西頭所裡的夫婦兩個,一活潑、一溫潤,成了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沒有改變的人也不是沒有,皇太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