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譴人四處打探,卻豪無結果,心急如焚,卻束手無策。
而此時,前方戰事緊急,天降大雪,大哥率領的唐軍只能原地不動,也因救援不及,劉黑闥攻克洺水城,羅成戰死。情勢危急,父皇譴我領兵前去增援。
大哥領兵被困數日,見我前來,面上卻無半點喜悅。
原來明隨大哥出征,一直陪在羅成左右,她竭盡全力想救羅成,卻最終負傷歸來。
“世民,你好生勸慰明……”大哥看著我,欲言又止,“她的雙腿受重創,恐怕日後都不能行走了……還有,她腹中的孩子也保不住了……”
孩子?孩子保不住了?孩子?!那是我與明的孩子!
我茫然地走向明的營帳,似完全迷失了方向,心中只剩驚慌、恐懼。凍得冰涼的雙手在袖中微微顫抖,我卻不得不強迫自己保持鎮定。
明靜坐於榻,怔怔地望著我,眸中中只餘蕭瑟與空寂,如茫茫雪野,她的神色平靜得彷彿凝固了。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這不是無法面對悲痛的哀慟,而是麻木的空洞。
我只覺胸口有一片肌膚被生生地剝開,鮮血淋漓,哀痛無聲,微微一顫,眸中已有輕微的恍惚如水霧瀰漫。
首發
正文 愛美人更愛江山
(李世民番外)
我傷了她,深深地傷了她,用我的自以為是,深深地傷了她。
我跪在她的面前,將臉深埋進她的懷中,首次放任自己的無能與懦弱。
明還是隨我回來了,只是愈發沉默寡言。她的眉宇間依然帶著遊移的冷漠,烏黑清澄的眸中仍有些許疏離,她總是能令我看得著迷,卻又無法看透。
大哥此時已與元吉聯手,對我百般刁難、排擠。而父皇太過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我們之間的兵戎相見。
我自信能夠扶天下之危,除天下之憂,救天下之禍,身處亂世,人人得以逐鹿中原,我既能為天下人謀福利,又為何不能得天下?所以這帝王之位,我必要得之!我若真擁有天命,為何卻只生為次子?我上有父兄,又如何能得天下?天命,恐怕只能應驗在父兄身上了。我若欲主天下,只能選擇一條路走。
父皇此時將行廢立,卻仍是猶豫不決,他開始向身邊的謀臣問取諫言,而他此時所寵幸的大都是隋朝的久臣,如封德彝、裴矩、屈突通、虞世南等人。
他們如今也都在觀望,既不反對我,卻也不支援,安於現狀。而安於現狀那便是支援大哥了。因為倘若他們走錯一步,那可是要賠上性命,這亦是一種政治投機。
必須將他們全數拉攏過來,站在我這邊,成為我的後盾。
但,應該如何做呢?
此時,我卻得到一個驚人的訊息:明,原是隋煬帝之女,是舊隋的公主。
想當年,我們李家在晉陽起事,打著的旗號不是公然反隋,而是要匡扶隋室後裔,重整河山。若我能和隋朝的公主成婚,就更顯名得正言順、胸懷坦誠。因為李氏與楊氏,實是同屬關隴世家一脈,兩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太過於鎮壓楊氏只會令關隴世家衰敗,對李家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我在攻下長安之後便善待隋室子孫,任用隋朝舊臣,儘可能消除負面影響。而我,做為李唐的王爺,若能進一步與楊氏結親,自然是錦上添花,也能拉攏那些仍緬懷隋朝的楊氏舊部,擴充我的勢力。
且世人都知那寶藏如今在明的手中,若我昭告天下,已迎娶了明,那便等於向天下人宣佈,我李世民得到了隋朝的寶藏,我便又多了一份勝算。
只是,明會答應麼?我思忖再三,最終覺得先不告知她,暗中籌備。
但明很快便發現了,她厲聲質問我迎娶她的目的。
我無從辯駁,一時,兩人皆無言,只是相擁而坐,並不彼此試探,亦不掩飾所感,卻仍是如臨河倒影,恍惚迷離,總不真切。
我不想再傷明的心,卻也不捨放棄這大好機會,進退兩難間,我看見了元吉的新納的齊王妃。
她竟生得與明一個模樣,若不仔細辨認,怕是難以分出。
我腦中念頭驟轉,周遭的一切似已覺察不到,既然齊王妃與明如此相似,應可取而代之,如此一來,眾人定也分辨不出。等事成之後,再將齊王妃棄之,甚至殺之。
只是,她如今已是元吉的妃子,此計若想達成,並不容易。
而齊王妃見我呆望著她,雙頰嫣紅,似暈染了胭脂,在迷離光亮中,豔若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