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太子一臉疲累,瞧著有些昏昏欲睡:“如父皇這般,便是明君。像那隋煬帝,就是昏君。”

陛下輕皺眉頭,看了太子半晌,卻也沒責難他,轉而問李泰:“青雀,你以為呢?”

“君主之所以能夠明達,是因他能兼聽多方的諫言。國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他的偏信偏聽。《詩經》有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此言便是說,君王者,應向割草砍柴之人徵求建議。”李泰右眉一挑,從容答道,“古時,堯舜便能夠開啟四方之門來接納八方之士,廣開言路來了解天下事理,故此能夠做到聖明之目無所不察,那共工、鯀之人,無法矇蔽他。奸佞小人的恭維話與奸計,也無法迷惑他。”

陛下唇角浮上一絲笑容,微垂眼簾:“恪兒,你說。”

“蜀相諸葛亮曾上《出師表》,此中說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秦二世將自己深藏宮中,摒棄隔絕所有忠良之士,偏信於權奸趙高,以至天下崩潰離叛,他卻一無所知。”李恪微頷首,侃侃而談,“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之言,堵塞所有忠諫之路,各路起義軍攻取城池、掠搶鄉邑,他仍不知曉。明君應當兼聽,應該容納臣下之不同見解,如此一來,親貴寵信的臣子也無法阻塞耳幕,矇蔽真情,而下情也可上達了。”

“恩……”陛下安然聽著,轉頭看向李治,眼神一揚,“雉奴,你說。”

李治面色一白,似有些慌亂:“兒臣以為,以為,幾位兄長說得都有理……”

“那你自己的看法呢?”陛下眼皮一跳,面上卻也看不出有半點不悅。

“我,我……”李治支吾著,急得一頭是汗,卻說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他坐在我正對面,便求救似地望著我。

真是個呆瓜!

我見李治因答不出來而臊得面紅耳赤,忽心生不忍,提筆寫了‘為君之道,先修其身,心存百姓’四個大字,揹著陛下與眾人,輕咳一聲,將紙張偷偷在他眼前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