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朕揮師而入,必將他們一網打盡。不過朕謀劃的,也並非僅僅如此。你可也能猜到?”湛溪故弄玄虛地問。
蒼梨看湛溪一臉意氣風發,嘴角不禁露出笑意。他有雄心壯志,因是帝王,更大過天下男兒。她如何能不知,他的天下大治。她眺望遠方說道:“北朝皇室與北夷的婚訊外傳,周邊各邦國必然懷抱觀望態度。再上演一出清除內亂的好戲,我北朝的威名遠播,對其餘諸國恐能達到不戰而降的效果。就算退一步來講,也能起到震懾作用。於北朝一統天下的大勢,自是有利無害。”
“若能借今日之舉,為日後大一統奠基,也不枉瀚書如今身陷險境一番。”湛溪提及時才略微顯露出憂慮的口氣。
“如今祺王可是在北夷宮內,冒皇上之名,與假的尉遲公主籌備婚禮?”蒼梨蹙眉問道。
“原本在那裡的應該是朕。可是出關之前,他主動請纓代替朕的名義進行這次計劃。朕若不允,他如何也不肯。若非為了天下大計,朕也不會讓他去冒險。”湛溪的手蜷起來握成拳頭,似是不能釋懷。
蒼梨一把握住他的手,寬慰說:“祺王對皇上一向忠心無二,這次計劃儘管如何周全,也總有風險,以臣妾對祺王的瞭解,他是絕對不會同意讓皇上以身犯險的,所以祺王這份心意,皇上只要明白便可,不必抱有愧疚之心。何況以祺王的機智果敢,應付區區場面應當不成問題。他一定會平安無事的。”
湛溪看著逐漸被黑暗覆蓋的天幕,狠下決心地說:“朕也絕不會讓他有事。”
夕陽已經完全沉到了地平線下,城門上掛起了燈籠。
北夷城內更是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來自各族落的首領紛紛前往宮中賀禮。若是北夷真能與北朝如此強國結為秦晉之好,對其他各國來講都是一個好兆頭。此刻也正是能夠攀附的最佳時機。
滿堂賓客落座,北野瀚書和北夷王並肩坐在大殿之上,氣氛莊重肅穆。
“吉時到,宣尉遲公主上殿!”
站在瀚書身邊的小順子尖聲宣告。
禮樂聲從四面八方升起,喜婆攙扶著蓋著紅蓋頭的新娘從側室緩緩走出,亭亭玉立在大殿紅毯之上。
眾人此刻開始議論紛紛。這些邊陲小國,都是頭一次得以見到北朝泱泱大國的皇帝,難免品頭論足。而北野瀚書生得相貌不凡,又有風流倜儻之氣,自當讓眾人仰慕。
北夷王站了起來,令眾人止住話頭,目光一致投向他。
“本王我就此一女,今日她大婚之喜,本王實在喜不自勝。如今我北夷將與北朝結為百年之好,兩國邦交千秋萬代,實在是天大的喜事。在此感謝各位友邦和我北夷諸位得力大臣蒞臨。這杯酒,本王敬大家了!”說罷,北夷王將杯中之酒豪飲而盡。
座下賓客見狀也都紛紛舉杯同慶,不敢有絲毫怠慢。這面子當然不只是給北夷王,而是他身邊那翩然若仙之人。
瀚書目不側視,只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開口說道:“我北朝向來提倡相容幷包,如今能與北夷建立姻親之交,也算不負此名。”
“北皇聖明。冊封大典原本應該在北朝國內,只是北皇顧念我北夷周邊友邦眾多,加之本王年衰體弱,受不得長途跋涉的遷徙,所以格外開恩在北夷境內迎親,本王實在是感激不盡。”北夷王躬身恭敬說道。
“北夷王太過言重。區區一個形式,毋須注重那些繁文縟節。”瀚書輕描淡寫地說。
此舉不禁博來座下眾人的好感,紛紛議論北皇的開明。
“皇上,時辰已到,可否宣讀詔書 ?'3uww'”小順子順勢詢問道。
瀚書煞有介事地點點頭,眼角餘光掃過殿下端坐的那個大鬍子。
“慢!”
果然,在小順子開啟詔書的剎那,大鬍子聲如洪鐘地喊出一句,止住了小順子的話頭,也引來眾人疑惑的目光。
“恭大人打斷大典,是何緣故?”北夷王看著對方不滿地問道。
“臣有一話若是此刻不講,恐怕再無機會。此次與北朝聯姻,從頭至尾都是王上一意孤行,臣身為輔政大臣與皇室宗親,卻實在是不能同意!若臣再不阻止,只怕王上會犯下滔天大錯,愧對北夷皇室的列祖列宗啊!”恭氏語重心長地說。
“大膽!你敢汙衊本王?!”北夷王拍桌呵斥道。
“臣下不敢。只是北朝與我北夷多年交戰,我北夷死傷無數,若是就此聯姻,於我北夷勇士地下亡魂實在是莫大的侮辱。臣懇請王上收回成命!”恭氏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