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成微微低了頭:“我並沒有要他性命的打算。”
唐瑛冷笑:“殿下怎麼想的對我來說都無所謂了。我只勸殿下一句話:你再這樣幹下去,那是在自找死路。”
“什麼?”李建成想到了唐瑛會埋怨他,甚至會罵他,卻沒想到唐瑛說出的話這麼難聽。
唐瑛淡淡地回他一句:“兔子急了都咬人。”
“他是狼,不是兔子。”李建成脾氣再好,此時也忍不住了:“興他張嘴咬我,難道就不許我反擊?唐瑛,你到底想幫他到什麼時候?”
“狼?”唐瑛嘲諷地望著李建成:“原來,在太子殿下心裡,一母同胞的弟弟居然是狼,不知道太穆皇后在天之靈,會怎麼想。”
李建成一肚子的怒氣在這句話的打擊下頓時變成了一肚子的苦悶。如果可以,他也不想變成這樣,可是,咄咄逼人的不是他,而是那個一母同胞的弟弟:“算了,不管怎麼爭,在你眼裡,我就是個不合格的太子,他李世民才是你心目中的太子。”
“我從未否認過。”唐瑛毫不客氣:“一直以來我就這麼認為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李建成冷笑:“可惜,除了你,沒人這麼認為。唐瑛,我從不逼你,但,我希望你真能用心想想,到底是誰錯。”
“沒有對錯,只有勝負。”長嘆一聲,唐瑛苦笑:“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卻都不肯放手。太子,唐瑛真是為你好,不要再逼秦王了。”
“只要他沒威脅到我,我何苦逼他。”李建成搖搖頭,也是一聲長嘆:“今天我來,其實是為了一件事,想徵詢一下你的看法。”
李建成不願意再談他和李世民的爭鬥,唐瑛也就隨他,該說的都說了,說不清的也無法說,這是一個死結:“果然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殿下說吧。”
李建成努力忽視掉唐瑛語氣中的嘲諷,淡淡地解釋:“今兒朝堂上大家議起了遷都之說。”
“遷都……”果然是為了遷都,唐瑛裝作不明白:“何為遷都?”
“突厥日益猖獗,眼下一年倒有半年在侵擾大唐邊關重鎮,眼下雖還沒有大舉進兵的訊息,想來也不會太久。故此,今日商議此事時,有幾位大臣提出,放棄長安,將都城南遷,暫避突厥人的攻擊。”
“嗯?南遷?”唐瑛鼻子裡哼了一聲,面子上卻裝出認真思考的樣子:“南遷,暫避,太子的意思是不與突厥人正面衝突?還是……”
“大唐百廢待興,拿什麼和突厥大軍正面抗衡?草原十八部精騎兵足足有二十餘萬,其作戰的勇猛你也清楚,而我大唐舉國之力,也找不出十萬騎兵來,正面迎擊無疑以卵擊石。長安雖說地處咽喉,但突厥騎兵幾日之內便可抵達城下,防禦能力十分有限。”
聽著李建成頗似有理的分析,唐瑛卻在其中查詢他真正的用心:“這個理由還不算充分。突厥人擅長馬戰,不擅長攻城,長安的防衛應該還算不錯吧。”
李建成以為唐瑛聽上心了,覺得有將唐瑛拉入自己陣營的希望,馬上將自己的觀點和盤托出:“正因為突厥馬戰強悍,他們來去如風,才會年年南下進行掠奪,長安城富饒,人口眾多,正是突厥人覬覦的地方。我想,如果把長安裡的人口和朝廷全部南遷,突厥人見長安已經沒有可供掠奪的財寶人口,自然就不會再來。”
唐瑛側目了:“長安空了,新的都城可就繁華了呀,突厥人不來長安了,難道也不會攻擊新的都城了嗎?”
李建成胸有成竹似地回答:“我們想把新都城遷到山南去,突厥人的戰馬無法翻越大山,想來攻擊也沒有道路可行呀。等我們大唐休養生息之後,一定會招兵買馬,加強騎兵作戰能力,到時候一舉北上,將突厥人消滅掉。到那時,再將都城回遷長安即可。”
瓦崗三年 第四百一十七章 爭論
第四百一十七章 爭論
想的真美,嘖嘖,一群理論大於實踐的傢伙。唐瑛在心裡很是鄙夷了李建成一把,嘴上卻關切地問:“如果突厥人把長安當他們的都城了,怎麼辦?如果這邊遷都還沒開始,突厥人已經打到長安城下怎麼辦?還有,長安城裡這麼多百姓怎麼辦?太子殿下可知,搬一次家就要窮三年呀。”
李建成笑笑:“遷都之事自然越快越好,只要朝廷先南下了,百姓就會跟著走。突厥人知道長安已經空了,自然不會再來。要說突厥人能將長安當都城,哈哈哈哈哈哈,這可就是個大笑話了,咱們長安城裡可沒有給他們準備跑馬打獵放牧的地方。再說,我們也沒想到放棄長安城呀,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