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的,沒什麼規矩。”

張小六似乎還想說什麼,見唐瑛已經忙著招呼下一個人了,他只好向旁邊走去。唐瑛很快又埋入到登記工作中去了。這天以後,唐瑛也見過張小六兩次,都是他去看張小豆的時候碰上的,兩人沒交談過,不過是點頭而已。唐瑛後來聽張小豆說,張小六被分到了秦瓊的部屬裡,那已經是他們回到洛口倉以後的事情了。

黎陽倉的工作唐瑛並沒有做完,十月底,徐世勣接到李密傳來的密令,讓他帶著自己所屬部隊和唐瑛他們一起,火速前往月城與瓦崗軍主力會合。徐世勣不得不匆忙離開了黎陽倉,郝孝德接手了徐世勣的工作,暫時幫徐世勣管理黎陽倉。

直到走上了回程的路,徐世勣才把唐瑛等中層以上的將領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李密下令讓他們火速返回洛陽的真正原因:李密吃敗仗了,吃了到瓦崗後的第一個敗仗,他的心腹謀士柴孝和也在這一次的敗仗中掉入洛水,溺水身亡。讓李密吃這個敗仗的人就是朝廷緊急調往洛陽的江都通守王世充。

聽完徐世勣的解釋,唐瑛唯一的念頭就是:王世充真的來了,李密果然打不下洛陽。

(今天是唐瑛這部分的一個小尾巴,只有暫且先更新的這些,明天轉李家攻打長安的部分。若是RP爆發,今天有0。1%的機率可能會加更。若是RP不爆發,。blablabla明天再來看吧。)

瓦崗三年 第六十三章 如晦

十月中旬的長安城不僅沒有入秋的涼爽,反而熱得要命。天熱,人熱,連空氣中都充滿了熱氣和硝煙的味道。是的,長安城籠罩在硝煙之中,雖然這股硝煙還沒有真正地燃燒起來,卻已經讓長安城裡的民眾感覺到了它的炙熱——唐軍駐紮在城外已經八天了。

從起兵一直到攻到了長安城下,李淵率領的軍隊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這其中的艱辛與運氣都不缺乏。

八月,唐軍攻到霍邑城下,駐守霍邑的宋老生經不住唐軍的嘲諷罵戰,率精兵出城,結果運氣不好,被唐軍欺騙的城內守軍早早關閉了城門,將宋老生也關在了城外,宋老生被劉弘基砍死在爬城的過程中。隨後,李淵下令趁熱打鐵,唐軍在沒有準備攻城用具的情況下,愣用人肉長梯硬生生地攻下了霍邑。

霍邑被拿下,宋老生的死深深地震撼了唐軍南下路上的城池,小城池紛紛開城投降,防守能力不足的大城池要麼直接投降,要麼抵抗一下被攻破,總之,當唐軍行進到渭水河時,除了屈突通率領的人馬駐守在黃河岸邊外,已經沒有人能阻擋唐軍前進了,不到二個月就開到了長安城下。

唐軍能迅速做到這點,除了作戰能力強悍外,也取決於李淵的領導才華。強攻下霍邑城後,李淵釋出了兩道命令:一,以後攻城,要文先武后,先以文德勸降,實在不行,再武力攻取;二,所有將士,無論出身,不論官職大小,只要立功,通通獎賞,而且獎賞的額度完全一樣,一視同仁。

這兩道命令就是唐軍能迅速取勝的真正原因。第一條,顯示了唐軍的仁義,顯示出李淵在這個亂世中對生命的尊重,這條命令一經公佈,頓時讓有志之士和廣大民眾都為之一振,這就是明主的氣質。第二道命令,官兵一致,以功論賞,大大刺激了普通士兵和底層將領的奮發性,而這道一視同仁的命令,彰顯出李淵博大的胸襟和遠見卓識的智慧。因此,唐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這兩道命令釋出後,前來投靠李淵的人才就源源不斷,而一路上加入唐軍的民眾也是非常踴躍,到達長安城下的時候,出發時不到七萬的唐軍已經擴大到了二十多萬,人才湧來無數,不僅為李淵此時打江山出力頗多,其中不少人也成為了大唐建立之初的朝廷基柱。

在這些人才的幫助和建議下,李淵的軍事行動變得迅捷而有效起來。就在瓦崗軍佔領黎陽倉的時候,唐軍也佔領了四大倉之一的永豐倉。永豐倉是隋朝四大糧倉中,距離長安城最近的一座,裡面的倉儲量雖然比不上回洛倉,但比起黎陽倉來,也小不了多少。當李淵看到窖藏裡滿滿當當的糧食時,嘴都笑歪了。

有了兵馬,有了糧草,唐軍很快就攻到了長安城下。也許這裡不應該說“攻”,應該是行軍走到了長安城下,因為沿途幾乎沒有阻擋之兵,偶爾出來一個城池,不是主動歸降,就是大軍一攻就下。而唐軍一路上對百姓秋毫不犯,開倉賑濟災民,安置流民,安撫百姓等行為更是深得民心。所以,唐軍幾乎是毫無阻礙就來到了長安城下。

“敦煌公,敦煌公……”

大嗓門從外面傳進內帳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