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率五萬大軍於八月十八日出了洛陽城,在南面的青城宮佈下了戰陣。 李世民一見,好呀,不愁打,就愁沒得打,也率大軍逼近洛水。
隔著洛水,唐鄭大軍之間互相瞪眼睛,誰也不肯先渡河發起攻擊。 都有不少作戰經驗了,沒人傻到去給對方弓箭手當靶子。 老半天過去了,除了軍旗在風中呼啦啦地作響,戰馬不時噴涕幾聲,大軍沒一絲動靜。
到底還是王世充沒能沉住氣,率先走到了軍陣前。 命人衝唐軍喊了幾嗓子。 李世民沒想到,別人也沒想到,王世充竟然讓人指名道姓地讓李世民過來與他對話。 這打仗就打吧,對話?又不是進行談判。
李世民這兩年也打了不少大仗了,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不明白王世充葫蘆裡賣地什麼藥,他下巴一抬,衝李武使了個眼色,李武神氣十足地跑出陣地,衝那邊回話:“有話就說。 有屁就放。 ”唐軍上下一片鬨笑。
王世充也不著惱。 他犯不著跟個“孩子”鬥氣,回頭看看身邊的將士。 他反而笑了:“看看吧,唐童就是唐童,一點規矩都不懂,嘖嘖,這樣也能帶軍打仗,還來打我洛陽。 等朕抓了他,再來好好教導。 ”
王世充這一說,鄭軍的將士們也是哈哈大笑起來。
聽了前方轉回來的話,李世民冷笑了,王世充倚老賣老的行為讓他噁心,但,要是以為他會因此生氣,亂了陣腳,就是王世充太可笑了。
嘲笑了李世民一番後,王世充策馬走到軍陣的最前列,隔著河水對李世民喊道:“唐在關中稱帝,鄭在洛陽稱帝,朕從未侵擾你唐的一分一寸之地,你李世民卻率大軍東來,侵佔我河南之地,到底想幹什麼?”
李世民聽了這番話,是哈哈大笑,回顧左右道:“本王今日才明白程知節將軍之言,這個王世充,果然像個老孃們。 宇文士及,你去,告訴王世充,現在四海之內地人莫不歸附了我大唐,只有他王世充還敢阻攔我大唐一統天下,我軍就是為了教訓他而來。 ”
宇文士及跑到前面,對王世充這麼一喊,王世充撇嘴了:“唐佔關中,我佔河南,各管各的,豈不是正好?朕有好生之德,雙方還是休戰最好。 問問你家秦王,各自退步,和談如何?”
李世民聽了宇文士及轉述的話,噗哧笑出了聲,他想了想,對宇文士及輕輕說了幾句,宇文士及很快又回到了兩軍陣前,衝王世充大喊:“我們秦王說了,他奉大唐皇帝旨意前來攻取洛陽,皇帝沒有讓他與你講和修好,所以,他只能打。 你想講和,可以,自己去長安跟皇帝講吧。 ”
王世充這一聽,喲,唐童年齡不大,說出的話卻很厲害,讓我去長安跟李淵講和解,豈不是讓我投降李唐。 呸,朕也是堂堂的大鄭皇帝,不講和拉倒,咱們戰場上見真章:“傳旨,收兵回營。 ”
河這邊,李世民也傳令收軍回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還沒摸清王世充的命脈,他絕對不會輕易下令與鄭軍決戰。 唐鄭大軍的第一次會面,就以這樣搞笑的場面而結束了。
在這之後地一個月裡,王世充不下令渡河攻擊唐軍,李世民也不肯渡河去攻擊鄭軍。 兩軍就這樣隔河對峙起來。 這一對峙,就是一個多月。 而在這一個多月裡,唐軍的那些分支部隊在各個戰場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地勝利,洛陽外圍屬於王世充的城池也越來越少。
洛陽城裡,唐瑛的心情也越來越惡劣。 單雄信跟著王世充出兵之前,根本沒跟她說。 等她知道,大軍已經出城。 她想找個藉口把單雄信從前線弄回來。 可,家裡不僅有兩個太監天天不錯眼地盯著,崔氏也不配合她,弄的她簡直無計可施。 而她想把崔氏留在家裡,也遭到了崔氏地婉拒。 眼看著崔氏帶著孩子再次應皇后的“邀請”去皇宮裡度假了,唐瑛的鬱悶和無奈可想而知。
這樣地日子過了一個多月後,唐瑛在家裡急的團團轉。 。 就在她著急上火地時候,單雄信卻跑回來了。 與他一同回家的,還有崔氏和孩子。
見到他們,唐瑛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哥,你們,王世充放你們回來了?”
“皇上讓我回來押運一批糧草。 皇后體恤我們不容易,讓我們一家好好團聚一晚。 ”
“在家待幾天?”
“明早就走。 ”
“啊?”唐瑛嘆氣了:“還不如不回來。 “
單雄信笑了:“這個差事是我向皇上討來的。 我回來就是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