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 ”張小六的回答簡潔而迅速:“這樣的攻擊力量,我們絕對辦不到,即便有秦將軍他們在,也一樣會失敗。 ”想了想,張小六補充了一句:“宋軍的能力和我們差不多。 ”
“玄甲兵……“唐瑛喃喃地念道:“大唐雄威絕不是後人能想象出來的。 可惜,這樣的隊伍……”後面那句話,唐瑛沒說出口,而她想說的卻是,這樣的部隊卻失傳了,否則,泱泱中華,豈能兩次被異族所佔領,又怎能有後來的百年屈辱。
張小六卻不明白唐瑛的話:“可惜什麼?”
“啊?”唐瑛苦笑一下:“我是說,可惜這支隊伍經過今天的拼殺後,傷亡也不小。 ”
張小六卻是搖搖頭:“不到一萬人將數萬步騎兵方陣攪亂,他們的能力太嚇人了。 宋軍要退了。 頂不住了。 ”
張小六沒有說錯,唐瑛也看到了,在唐軍地狠命衝擊剿殺下,宋金剛支援不住了,他急忙下令收兵,將整個部隊收縮到山腳下,想要依靠人數上的優勢進行防守。 等待唐軍疲憊撤兵的時刻,再來反守為攻。
尉遲恭耳聽撤兵鑼聲。 眼見大軍後退向山腳下集合,他的騎兵部隊被秦瓊和程咬金兩支隊伍死死咬住,他勢單力孤,很快就要被唐軍包圍了,再也顧不上和秦瓊他們進行單兵較量,趕忙向後撤退。 唐軍得勢不饒人,一氣追到山腳。 雙方再次呈現出對峙勢態。
這以後,李世民幾次帶著部隊進攻,又佯裝體力不支後撤,想把宋軍從山腳下yin*出來,將其軍陣分割開來,一塊塊地吃掉。 但,宋金剛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的戰場經驗頗為豐富。 堅決不肯離開山腳太遠,李世民的幾次誘敵之計都未得手。 戰爭足足進行了兩個多時辰了,雙方還是膠著在一起,誰也沒辦法奈何誰。
戰爭地轉機終於來了,傍晚,當唐瑛對著趕上來的弟兄們點頭時。 唐將殷開山率領地步兵也趕到了雀鼠谷。 水陸並進的他們也是急行軍了十餘天,終於在最關鍵的時刻趕到了戰場。
見到殷開山的大部隊趕來,李世民大喜,立刻下令讓這支隊伍迂迴到宋軍的後面山峰上去,然後從上而下對宋軍的陣營來一次狠狠的打擊。
宋金剛也不是好惹地,他在山頂佈置了一千多弓箭手,就防著唐軍來這一手呢。 幾次衝擊未果,殷開山火了,他的悍匪血性被激了起來,搶過身邊軍士的盾牌。 提刀率先衝了上去。 在他的帶領下。 唐軍的盾牌手也不顧性命地往上衝,刀斧手和弓箭手在盾牌的掩護下。 加快了爬山的速度。
宋軍的弓箭手拼命地放箭阻止唐軍,可他們阻止不了殷開山了。 殷開山是一鼓作氣衝了上去,他手中地盾牌都已經被箭矢扎滿,甚至出現了好幾條裂口。 衝上山頂,將盾牌使勁砸向宋軍,同時手中的大刀一揮而下,頓時把一名上前攻他的敵人劈成了兩半。
弓箭手的近身搏擊能力本來就差,殷開山以兇猛的攻擊製造的恐怖地血腥景象,一下子就把那些宋軍的弓箭手們給嚇傻了,等到唐軍全部撲了上來,他們才反應過來,慘叫聲頓時在整個山頂上響起。 而宋軍的潰敗命運,也在殷開山衝上山頂後,就註定了。
而就在殷開山衝上山頂的那一刻,唐將長孫順德率領的一萬步兵也趕到了戰場。 在李世民的命令下,這一萬士兵也不顧疲勞,向宋軍的側翼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山上有唐軍向下衝,身側有唐軍攻擊,身前唐軍的鐵騎更是衝擊的越發兇猛。 望著逐漸混亂起來地士兵,看著慢慢不成形狀地防守陣營,宋金剛長嘆一聲,大勢去也。 撤,北撤。 早已渴盼的命令終於來了,宋軍將士是撒開腳丫就跑。
站在唐瑛地位置上,宋軍那漫山遍野的逃兵清晰可見,宋金剛的戰旗被踩在了腳下,無奈的訴說著它的悲哀。 而在宋軍的背後,唐軍緊跟在後面追擊,他們高喊著投降的口號,興奮地看著一排排敵人跪倒在地,向他們投降。
這一戰,從午時到傍晚,整整三個時辰的激戰,最終以唐軍的勝利結束了。 此役,唐軍在餓著肚子的狀態下,殲敵一萬,俘虜兩萬多,可謂是空前的大勝仗。
不過,唐軍這一戰雖然大勝,卻也沒取得完勝。 宋金剛藉著地形的掩護,率領數千人成功地從唐軍眼皮子底下跑掉了。 這也讓李世民有些懷疑,宋金剛是早就跑了,還是在這裡指揮了這場戰鬥?
細細的搜尋結束後,李世民不得不接受宋金剛還是沒抓住的結果。 連續審問了幾個俘虜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