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擺擺手:“我是一軍統帥,我不在,軍心不穩,民心不穩。 別說了,立刻去城牆。 ”
此時,李世民還只是猜測劉文靜他們會敗,但他內心還是保留了一些僥倖的心理,期望自己猜錯了,或許事態沒自己想的那麼嚴重。 但是,李世民卻萬萬沒想到,唐軍敗的比他想地還快,還慘。
李武離開後,劉文靜沒有猶豫,而是帶著步兵隊伍繼續向西秦陣營衝殺了過去。 雖然李世民撤軍地命令在他袖子裡,但,前方騎兵的衝殺已經給步兵地衝擊打下了基礎,眼看勝利就要到手,劉文靜絕不願意放棄到手的功勞。 但是,劉文靜想不到的是,即便他這個時候下令撤兵,西秦也不願意給他這個機會了。
唐軍騎兵在劉弘基、竇軌等人的帶領下,很輕鬆地撕開了西秦軍陣的口子,衝了進去,但西秦也馬上組織起了頑強的反攻,薛舉親率中軍指揮作戰,兩支軍隊在淺水原上攻守不停地變換著角色,戰馬嘶鳴聲越來越響。
唐軍這一刻在氣勢上佔了優勢,發動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兇猛衝擊。 西秦在進行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激烈防守後,似乎已經頂不住,整個大軍開始緩慢向後退。 唐軍將領見西秦軍陣有鬆動跡象,均是大喜,殷嶠立刻下令,死死咬住敵人,騎兵加強衝擊力量,一定要徹底衝潰敵人的陣營。
劉文靜帶著大軍緊緊跟在騎兵後面,前方不時傳來的好訊息讓他放棄了一切顧慮,他指揮著軍隊前進再前進,一定要跟緊騎兵隊伍,尋找一舉衝破西秦軍陣的機會。 八萬大軍就好似一道青色的激流,不停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唐軍的統帥都為一時佔據上風的爭鬥而興奮,殷嶠和劉文靜更是一個指揮前軍,一個指揮中軍,狠命地衝擊西秦看似搖搖欲墜卻一直頑強抵抗的軍陣。 薛舉的帝旗一直在軍陣中間挺立著,也在吸引唐軍向那個方向衝殺再衝殺。 所有的將領都不曾注意,他們已經遠離高墌城,來到了一塊巨大的平原上。
瓦崗三年 第九十三章 披甲
第九十三章 披甲
就在唐軍的大部隊向緩慢後退的西秦軍陣發起一陣陣的衝擊時,在唐軍的背後,薛仁皋親率兩萬騎兵從淺水原的側翼悄悄地繞了過來,直直地插入到淺水原和高墌城之間,生生截斷了唐軍退回高墌城的道路。 兩萬騎兵圈起的漫天塵土,就是房玄齡在高墌城城牆上看到的大片揚塵。
當唐軍的後部發現身後出現了一大片黑壓壓的西秦騎兵時,他們連通知中軍的時間都沒有,就被西秦的騎兵衝進了方陣。 而面對相對軟弱的唐軍步兵,薛仁皋和他那兩萬手下,簡直如同餓狼看到了美味的羊羔一般,嗜血的鼻翼都完全張開,每個人臉上都是殘忍又興奮的神情。
戰馬的衝擊力配合上士兵手中長而尖厲的彎刀,每一次揮砍之下,都帶走一條生命。 鐵騎縱橫之下,唐軍的後軍連抵禦的戰陣都沒來得及組成,瞬間被衝散,所有的軍士都亂成一團,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
身後的慘叫聲傳到劉文靜耳朵裡的時候,他都要愣上片刻才反應過來。 不好,身後有人偷襲,這個念頭剛剛在他腦海裡形成,就見西秦騎兵的大旗已經在距離中軍不遠的地方揮舞起來,黑色的盔甲和長刀,鐵蹄踏破長空的聲音伴隨著唐軍的慘呼已經到了。
劉文靜眼睜睜地看著西秦鐵騎向唐軍的步兵軍陣衝殺了過來,六萬步兵,這些為大唐立下多少戰功的精兵們。 根本無法抵禦西秦騎兵地兇悍衝殺。 看著一排排倒下的軍士,劉文靜這一刻才真正明白西秦騎兵的厲害,才真正理解了李世民閉關不出的戰略。
但,時間根本就不會給劉文靜後悔的機會,他甚至連後悔的念頭都來不及想,整個中軍也已經像後軍一樣,亂作一團。 任何一支稍微組成的戰陣在西秦騎兵面前都沒有抵抗之力,瞬間都會被衝地七零八落。
一切都來不及挽回了。 西秦鐵騎在唐軍的步兵軍陣中有如踏進了任人宰割地羊群,這不是勢均力敵的對抗,這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鐵蹄的踐踏下,彎刀的揮舞中,冤魂一個個飄上天空,血肉橫飛之中,斷臂和頭顱混在一起。 驚恐的躲避和拼死的反抗最後都是一個結局,唐軍一敗塗地。
正在興奮地衝擊西秦軍陣地唐軍騎兵隊伍,突然發現,剛才在他們面前還只能奮力抵抗的西秦軍突然改變了軍陣,步兵急速後退並閃開了中間的通道,未等唐軍反應過來,蓄勢已久的西秦騎兵從中軍陣中賓士而出,氣勢如虹地向唐軍騎兵隊伍衝了過來。
竇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