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長孫無忌點頭了:“臣明白。 ”

封德彝和宇文士及,一個主戰,一個主撤,卻都是皇帝李淵的心腹,與裴寂關係要好,李世民此舉正是要透過這兩個人向李淵傳話,穩住朝中那些心急之人,否則,在一片撤軍聲中,李淵能否堅持下去,就難說了。

囑咐了長孫無忌,李世民環視了一圈眾人後才道:“本王過來之前,命薛收以本王的名義給竇建德寫了一封信,已經派人送去了。 ”

李世勣一愣。 不信似地看著李世民問:“秦王不會是勸退吧?”

李世民點點頭,認真地回答:“懋公兄說對了,本王就是想勸竇建德退兵。 ”

“怎麼可能?”唐瑛在一旁也愣了。 這個李世民,變化也太快了吧,昨天還信誓旦旦地要消滅竇建德,今天剛打了一場小小地勝仗,倒寫什麼勸退信了。 是不想打下去了,還是有意激怒竇建德?

李世民看唐瑛一眼。 又看看李世勣:“懋公兄覺得本王此舉不妥?”

李世勣搖頭了:“秦王若想激怒竇建德與我軍決戰,時機上似乎早了點;若想竇建德聽勸退讓,那可算白費心了。 ”

李世民沉思了一下:“其實,本王還是有些敬佩竇建德,此人出身草莽,卻有這般能力佔據幾分天下,倒也不失是個人傑。 再說。 他不僅不傷淮安王和同安長公主,還將他們禮送長安,本王勸勸他,也是禮數。 若是他肯聽勸,或許河北之事……”

李世勣苦笑了,埋頭不語。 他能說什麼,李世民跟竇建德講禮數,竇建德若真是這種講禮數的人。 就得不到今天的地位了。 但他卻不能多說什麼,畢竟他的父親還在竇建德手上,還在受著竇建德的“禮遇”,說的太多……唉。

唐瑛看到李世勣這幅樣子,也為他難過。 同時,她也覺得李世民此舉有些不妥:“秦王怕是有些小瞧竇建德了。 ”

“哦?怎麼說?”李世民眼睛看向唐瑛了。

“竇建德此人雖以仁德留名民間。 然其在戰場上從無仁慈之心。 幾年間吞下河北地盤,又剛剛打下山東,兩三年裡從未吃過敗仗,可謂風頭正勁,士氣正高。 你要他退兵,豈不是嘲笑他是無能之輩?所以,以我看來,沒你這封信,竇建德還有些猶豫,有了這封信。 他怕是要死死地駐守在這裡。 等著跟唐軍決一死戰了。 ”

唐瑛這番話雖然給李世民留夠了面子,但李世民卻能聽出話裡的埋怨。 埋怨他送信之舉是火上澆油,自找麻煩。 這下,李世民地臉變成苦瓜了,倒不是不滿唐瑛的暗諷,而是暗暗責怪自己不該衝動,應該跟大家商量一下再決定。 只是,信已經送出去了,要不回來了。

“王英兄弟說地有理。 依你所想,你覺得竇建德接到本王的信後,會採取什麼行動?”

唐瑛愣了,她哪裡知道竇建德想幹嗎,她也沒想過這個問題呀。 可是,眾人此時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她,特別是李世民,那目光中的期待不由她不說:“這,依我對竇建德的瞭解,他怕是會來攻打虎牢關。 ”

“為什麼?”

“他不想讓秦王把他看扁了呀。 諾,你讓他退,他偏偏不退,不僅不退,還要來打。 昨天被咱們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損兵折將,他要不打回來,這面子沒地方擱了。 ”唐瑛急中生智,想到男人有好面子的心理,竇建德作為亂世中崛起的豪傑,對面子應該看地更重。

唐瑛沒想到,她的這番話一說出來,大家都在點頭,竟是都認同了這一理由。 看來,作為這個時代的男人,的確很好面子。

李世民想了想,下令了:“李世勣,這幾**多留心夏軍舉動。 只要死死守住虎牢,竇建德就拿咱們沒有辦法。 秦瓊、史大奈,你們和程咬金、尉遲敬德輪番駐守城關,敵進,則只守不攻;敵退,擇機出關攻之,然不可深入敵區。 等房玄齡和宇文士及帶著援軍過來了,我們再尋找機會和夏軍決戰。 ”

“遵命。 ”

“秦王放心,虎牢有地勢之優,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世勣拍胸脯了。

唐瑛知道李世勣沒有說大話,就她所見,通往虎牢關的道路狹長,容不下大兵團作戰。 夏軍人數雖然眾多,但攻擊虎牢時,能參加戰鬥的人卻不多,狹長的道路容不下這麼多人一擁而上。 這樣一對比,虎牢關的守軍在面對敵人攻擊時,卻是以多打少,優勢太明顯了。 想到這裡,唐瑛心中暗暗佩服李世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