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0部分

,仔細一打探,你猜怎麼?”

唐瑛笑笑:“朕又在開我的玩笑了。是,那一大片田地是臣家裡和周圍鄰居們的。這可不是臣自誇,臣家裡田地中的小水窖,已經建成了五六年了,經常保養使用,所以,在此次大旱中,終於發揮出了大作用,將旱災的影響降低到了最小。”

“唉,你給朕提出小水窖的建議,也有三、四年了吧?你去年回到長安後,曾建議朕下令在全國範圍內興修小水窘,並修正各處的水利設施,朕雖然給下面的人提了,但今天看來,還是下手太晚,動作太小了,否則,今年的大災也不會影響這麼大了。唔,今冬吧,今年冬季裡,一定要讓各地官員抓緊這個水窖的建設,還有你提過的那個水庫的修建。”

面對李淵的感慨,唐瑛只能笑笑:“如此的大旱,那種小水窖的作用也不大了。臣家裡的小水窖之所以作用還可以,主要是洛陽地區今春還是下了點雨的,加上那些小水窖數量多,所以積蓄的水量基本夠用。幷州這幾年也建設了不少小水窖了,只是大家沒經驗,有了今年的教訓,估計明年都能積極一些了。”

人都有一種懶惰本性,沒見到成效的新生事物,被接受的程度都很低,所以,即便幷州、河南、山東,包括長安周遭都挖了不少小水窖,但人們並沒怎麼用心,所以,成效也沒出來。加上這幾年裡,李淵父子的多半心思都用在了穩定政權和爭權奪利上,小半的心思也被突厥人等佔據了,哪兒來的時間去注重這些民生建設呀。

想是這樣想,唐瑛卻沒這麼說。不過,她心裡也想到,不管怎麼樣,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只要大唐上下透過這一次的大旱認識到了小水窖的好處,想必明年真能在全國推廣小水窖,加強水利設施的建設了,這樣一來,百姓就有福了。唔,我是不是找個藉口,再出去跑兩年?

“瑛兒,你有這些方面的才華,就多幫幫太子,別每次見到他都板著臉,不想說話。再說,日後你就是大郎不可缺少的身邊人了,老跟他慪氣,對你們倆都不好。”唐瑛的沉默讓李淵誤會了,想起這段時間,唐瑛對李建成一直是不理不睬,也不主動前往東宮,他就感到頭疼。

唐瑛何嘗不明白李淵的暗示,但她實在不想談這種問題,轉念想到一個法子,她趕緊把話題給扯走:“陛下,我突然想到一個主意,或許,既能減少餓死人的事情發生,也能抓緊水利建設,嘿,您想聽嗎?”

“唉。”聽到唐瑛再一次地迴避了自己的話題,李淵忍不住想扶額長嘆了:“說吧,說吧,朕聽著呢。”

“嘿,陛下,咱們今年給百姓加一次勞役如何?”

李淵本以為唐瑛是找藉口迴避他的問題,沒想到唐瑛來這麼一句,他頓時一驚:“什麼?大災之年加派勞役。瑛兒呀,你這是在幫朕,還是想害朕?”

“陛下,唐瑛出過害您的主意嗎?”唐瑛撅嘴了。

“大災之年,撫民的策略之中,減少稅賦為第一,減輕勞役就是第二重要,稅賦多,百姓承受不起,勞役重,百姓就會逃離故土。你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卻建議朕加派一次勞役,難道不是害朕?”

唐瑛仰臉一笑:“陛下,我說的加派勞役,和以往的不同。您聽我把主意說完。”

“好,好,你說。”

“我是這樣想的。開倉放賑,自然能解百姓燃眉之急,然而,天無雨,地絕收,百姓就算有吃的,也是吃不飽,反而天天呆在家裡沒事做,這樣也容易出事呀。而水利建設刻不容緩,反正都沒雨,就著乾旱沒活做的時候,乾脆就把水利設施興修起來,既能節省時間,也避免了百姓沒事找事惹亂子的可能。”

李淵皺著眉頭想了想,點點頭,又搖搖頭:“你也說了,他們本來就沒吃的,還能餓著肚子去服勞役?那樣,怕是亂的更快。”

“如果,朝廷用糧食做工錢,來付給這些百姓呢?您猜,他們願意去服役不?”

“糧食做工錢?什麼意思?”李淵雖然沒聽明白,卻是有興趣了。

“就是咱們告訴老百姓,只要他們肯出工來修建水利設施,不管是在自家地裡挖水窖也好,還是上大壩修水庫也好,幹一天的工,完成一定的量,就給兩斤糧食。有糧食能拿回家,陛下想,百姓還會逃避勞役,會鬧出亂子嗎?”

李淵是眼前一亮,拍手了:“這個想法有意思。服一天勞役,就發給他們兩斤糧食,唔,似乎多了點,不知道存糧夠不夠。”

瓦崗三年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太白貫日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太白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