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點頭,表示早已經預料到了:“你已經盡力了,不要多想。眼下,陛下怎麼看這件事已經不重要了,說服陛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經過這件事,陛下對秦王會不會有重新 的安排,秦王還能不能回秦州?”
唐瑛長嘆一聲:“我提了,陛下說,突厥在進犯靈州,他給李靖下了旨意,要看看再說。”
“看看再說?難道,陛下不想再讓秦王……統軍?”這個訊息可謂壞訊息,長孫無忌頓時嚇了一跳。
“陛下也沒這麼說。”唐瑛起手按了幾下太陽穴,苦笑:“我追問了,陛下卻不肯多說什麼,只是說,他也心疼秦王,說是已經想到保全所有人的辦法,具體是什麼辦法,卻沒有告訴我。唉,眼下也只能等了。但願秦王的身體沒有被傷到元氣。不過,秦州的兵馬我們一定要抓住,即便秦王不再回去,也不能放棄。”
“侯君集在那邊,只是,沒有皇上的旨意,到底難以掌握。眼下也只有再看再說吧。”長孫無忌邊搖頭邊說,話語中卻是充滿了無奈和不確定。
是呀,一切都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眼下想什麼都是徒勞無益,只能等了。唐瑛雖然有些心急想知道李淵的那個辦法,但李淵不肯明說,儘管唐瑛善於猜測李淵的心思,眼下卻是毫無頭緒,難以猜測。
因為有太谷城的經驗在,所有人都以為李靖會再一次用這種堅守來消耗掉突厥人的耐心,從而讓突厥人無功而返的時候,李靖卻一反以前的堅守,率靈州之兵主動出擊,在硤石與頡利可汗的親屬精騎展開了一場正面交鋒,兩支大軍從早上一直打到晚上。
突厥精兵第一次遇上了和他們戰力幾乎不相上下的部隊,一天的激戰之後,李靖率領的精兵以少打多,卻還佔據了一絲上風。眼見局勢對己不利,頡利果斷下令後撤,突厥人這一次的主力侵擾,又以失敗告終,而且是第二次敗在了李靖手中。
訊息傳到長安,李淵大喜。這些年來,中原軍隊在對突厥的戰爭中,也有數次勝利,但都是對突厥的偏軍,而對頡利親自率領的突厥大軍,卻沒有一次是真真正正在正面對決中取得勝利的。李靖的此番作戰,可謂大漲了唐軍的志氣,毀滅了突厥精騎兵所向無敵的傳說。
而這場勝利,對大唐來說是大好事,對李世民來說,卻是吉凶難料了。以往,李靖率兵對付那些南方割據武裝戰無不勝的時候,頭頂上可是有李孝恭這個統帥“管“著的,而眼下的李靖,卻用兩場對突厥主力的勝利,確立了他突厥剋星的地位。
既然大唐有了突厥剋星,而眼下最大的敵對勢力又是突厥人,於是,許多人開始把目光從秦王李世民身上向李靖處轉移,在某些人的眼裡,秦王李世民所佔據的大唐戰神的位置,更是有很大可能將會被李靖替代了。有這種想法的人中,有東宮的人,也有李世民的手下,大家幾乎都認定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眼下的問題不在於李靖的能力和資格能不能替代李世民,而在於皇帝肯不肯讓他替代李世民。
相對於這些人,唐瑛卻並不關注李靖那邊的戰績,對她來說,李靖才是大唐的戰神,而李靖的能力再強,李淵也是不放心他當唐軍統帥的。不管如何重用李靖,唐瑛確信李淵照樣會為李靖找一個皇子來統帥他。眼下就看李淵要派誰了,李建成還是李世民。
李世民的身體恢復的很快也很好,而秦王府裡的氣氛卻又開始變的壓抑,家僕們說話的聲音又低了下去,而所有人的臉上,也都沒有了輕鬆的笑容。
李世民也沒花太多的精力去關注李靖,因為值得他時刻關注的事情比他還能不能當大唐軍隊的統帥更重要。只是,李世民沒有任何行動和安排,他這段時間採取了以靜制動的策略。那是因為,他心裡很清楚,這次中毒的人是他,但他的父皇卻在懷疑是他作假,他不想去爭辯,也爭辯不出個結果,連唐瑛那麼努力都沒爭取到什麼,何況是他。所以,李世民乾脆以養身為藉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尚書省那邊也不去應卯了,一副等李淵下決定的姿態。
而自從李世民中毒休息後,唐瑛是每天都到承乾殿來,一來是擔心李世民的身體,二來也是把外面的訊息傳遞進來,同時跟大家多商討一下以後的打算。
“妹妹這幾天都往這邊來,東宮那邊的情況,你可清楚?”
面對長孫無垢的詢問,唐瑛搖了搖頭,神情淡漠地回答:“太子被皇上叫過去訓斥了一頓,皇上根本沒提秦王中毒之事,只是罵太子不知道愛惜弟弟,明明知道秦王不能飲酒,卻偏偏要讓秦王喝那麼多,以至於喝的傷了身體,吐了那麼多血。”